正確理解醫療事故的性質是處理《民法通則》和《條例》關系的關鍵,也是審判諸活動的關鍵。關于醫療事故的性質,理論界有不同的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觀點:第一種認為,患者與醫療單位是一種事實上的合同關系。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應看作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因為醫療事故所損害的權利是人身權這種絕對權,它不僅可以發生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也可以發生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如因對急、重、危病人拒絕治療等,因而屬于特殊侵權行為。第二種認為,從請求權競合的角度,醫患之間的醫療關系具有雙重屬性,既表現為一般的權利義務關系,又表現為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由于發生醫療過失并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法律事實,在法律上就同時構成了一般的權利義務關系,又表現為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由于發生醫療過失并造成病員人身損害的法律事實,在法律上就同時構成了一般的權利義務關系,又表現為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
由于發生醫療過失并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法律事實,在法律上就同時構成了一般意義上的侵權和醫療合同的違約,但受害人不能同時兼有兩項請求權,也不能就兩項請求權選擇,只能以《民法通則》的規定為依據,就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為行使。我們認為醫療關系的本來性質,是一種契約關系,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患者到醫院就醫所產生的是一種醫療服務關系,患者享有及時、正確得到醫治的權利,負有支付醫療費的義務;醫療機構享有收取醫療費的權利,負有及時、正確、為患者醫治的義務。醫方出現醫療事故,顯然未盡的是一種民事義務。按照醫療服務合同的角度,醫院一方在醫療活動中,造成人身損害的事故,損害患者身體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但如果從醫療過失行為侵害公民健康權、生命權的角度,醫療事故就是一種侵權行為,應承擔侵權責任。新條例將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性質確定為侵權責任。其中,該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所謂“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由此規定可以看出,新條例強調“過失”在構成醫療事故責任要件中的重要性,體現了過錯責任原則作為我國侵權行為法最基本的歸責原則精神,而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規定為無過錯責任原則。此外,新條例關于醫療事故賠償項目中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撫慰金”,即精神損害賠償,但至今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均未承認違約責任中包含有精神損害賠償。從這些規定不難看出,在我國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性質應為侵權責任,其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按照責任競合應從有利于受害人進行選擇的原則,應選擇侵權責任確定醫療事故責任性質,這樣更能夠充分保護患者的合法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拆遷不想要安置房怎么辦
2020-12-10老婆家拆遷戶口遷過去還能遷回來嗎
2021-01-11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有哪些注意問題
2021-03-26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而引發的三農問題調研報告——以某農業大為例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