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履行抗辯權是指什么?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方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了履行期限對方當事人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
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有哪些條件?
先履行抗辯權的發生,需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須是雙方當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存在關聯性,形成對價關系;
(2)須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在雙方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履行,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多有先后順序。如法律未有規定或合同未有約定的情況下,雙方合同的履行順序可依交易習慣確定;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先履行抗辯權屬延期的抗辯權而非永久的抗辯權,只能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一旦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先履行抗辯權就消失了,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
三、相關知識
同時履行抗辯權與留置權區別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一方未按合同約定先履行義務,對方有暫停自己履行合同義務的保留性權利。它與債的擔保方式之一的留置權在形式上有所相似,都表現為不為給付,而其性質和內容上又有區別: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屬債權性質,是從屬于雙務合同,系相對權。它只對于主張雙務合同上的反對權的特定人,有拒絕給付的相對效力。而留置權屬物權性質,是絕對權。它在債權未受清償前可留置其物,繼續占有,對任何人均有權拒絕返還。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之拒絕給付,可以是物,也有的是行為;而留置權之拒絕給付,一般僅限于物。
(三)依法同時履行所保證之債權,須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之相互反對債權。依留置權所擔保的債權,其基于何種原因而發生,不作嚴格要求,只以債權之發生,須與該物有所牽連關系即可。
(四)抗辯權是基于公平原則,以使雙方共同履行合同義務實現合同宗旨為目的。留置權是以擔保為目的。
(五)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依義務人實際履行合同而消滅(保證履行抗辯權可依擔保而消滅)。留置權可因債務人為債務之清償提出相當的擔保而消滅。
因此,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是很有必要的。當利益受到損失時,可以盡可能的減小損失帶來的風險。在對方交易當事人未履行按期履行合同時,可以及時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延緩合同的期限,需要注意的是只是合同延期,并不是合同失效不起作用了。當事人為了保障自己利益,可以放棄先履行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財產及合伙人的財產處分權
2021-03-24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