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于“先抗辯權”這個概念感到很陌生,并不知道這個概念到底是什么。其實“先抗辯權”是合同法其中的第六十七條,主要是闡述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聽了小編的簡單介紹,接下來今天我們就具體來了解一下先抗辯權的概念和構成條件是什么?
一、先抗辯權的概念和構成條件是什么?
1、概念
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三者都是合同法中的條款,希望大家對應好相應的法律條款,關于先抗辯權的概念和構成條件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有什么不對也請大家指出,如果還有什么不懂請咨詢專業的律師。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后多久通知做鑒定
2021-02-22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