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訂立合同肯定是需要雙方都必須做出某種行為才能使得合同達到最初期望的效果,但是合同內容的履行也是需要雙方積極主動并且總會有一方需要優先進行自己的工作的,后履行的一方在先者沒有完成工作之前是可以拒絕開始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先履行抗辯權指的是什么?
一、先履行抗辯權指的是什么?
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法律為合同當事人設立先履行抗辯權也是為了保護雙方之間的交易能夠有秩序地進行并且給予了后一方合同履行者保護自己利益的一項權利,同時也給合同履行方面的糾紛提供了法律的根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