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丟過東西的經歷,有時是個小東西,所以不找回來也無所謂,但是有些貴重的物品,人們就會很后悔自己沒有注意,遺失了。我國法律對于物品遺失這一現象有兩種說法,一是遺失物,二是遺忘物,二者是不一樣的。那么遺忘物與遺失物的區別是什么?
一、遺忘物的定義
法律定義:非基于物權權利人的本意脫離權利人的占有。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物權法》[1] 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關于遺忘物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270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對于遺失物而言,如果他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遺忘物作為侵占罪的法定犯罪對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遺失物,這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對遺忘物和遺失物予以區別。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而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遺忘物與遺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其認為遺忘物,又稱為遺失物,是指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偶然失卻其占有之動產,條件有二:其一,喪失須系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其二,須為偶然喪失。
二、遺忘物和遺失物的區別
首先,遺失物屬于民法學的范疇,遺忘物屬于刑法學的范疇。其次,
1、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其脫離控制的時間較短,并經當事人回憶能迅速想起其所在之處。
2、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通常發生在公共場合一般不存在第二重控制、支配權。任何第三人發現后都有權拾得,并暫時合法的保管該財物。
3、 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
4、須是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總結:
(1)遺忘物一經回憶一般都能知道財物所在位置,一般容易找回;遺而遺失物一般不知失落何處,也不易找回。
(2)遺忘物一般尚未完全脫離物主的控制范圍,而遺失物則完全脫離了物主的控制。
(3)遺忘物一般脫離物主的時間較短;遺失物一般脫離物主的時間較長。樓主覺得不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遺失物和遺忘物雖然都是丟失了東西,但是二者是有區別的,遺失物是民法的范疇而遺忘物則歸到刑法的范疇里。并且遺失物是行為人無意識的行為,沒有第二重控制權,而遺失物則可以通過行為人的回想,重新找到遺失的位置。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廠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處罰
2020-12-24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