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民商事案件尤其是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在社會上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人民法院為了牢固樹立為大局服務、人民司法的理念,在研究解決民商事審判中的普遍性問題、重點問題的同時,具體在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中的問題中,人民法院就最高院不安抗辯權成立需要哪些條件這一問題作了以下介紹。
一、什么是最高院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先給付義務人在有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或者喪失商業信譽,以及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時,可中止自己的履行;后給付義務人接收到中止履行通知后在合理的期限內提供了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應當履行其債務;在合理的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68條、第69條)
不安抗辯權不同于先履行抗辯權:
一是前者產生于后履行一方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業信譽及其他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場合,而后者產生于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債的本旨的場合,并不要求他有難為對待給付之虞。
二是前者由先履行一方享有,后者歸后履行一方享有。
二、最高院不安抗辯權成立需要哪些條件?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基于對價關系
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不允許在后給付義務人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行使不安抗辯權,只能在其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危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即已經存在,先給付義務人若明知此情卻仍然締約,法律則無必要對其特別保護;若不知此情,還可以通過合同無效等制度解決。
3、后給付義務人未提供適當擔保
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但若提供適當擔保時,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不會受到損害,故不得行使不安抗辯權;只有在未提供適當擔保,危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成立不安抗辯權。
三、最高院不安抗辯權的行使
為了兼顧后給付義務人的利益,也便于他能及時提供適當擔保,先給付義務人行使不安抗辯權,應及時通知后給付義務人,并負有舉證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義務。
四、最高院不安抗辯權的效力
不安抗辯權具備其成立要件時,先給付義務人在后給付義務人未為對待給付或提供適當擔保前,有權拒絕自己的給付。后給付義務人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提供了適當擔保時,先給付義務人應當履行合同。后給付義務人在約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不提供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有權解除合同(《合同法》第69條)。
綜上所述,法院在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的時候,對待最高院不安抗辯權成立需要哪些條件這一問題要將成立條件具體地向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權利人進行復述,防止合同雙方當事人因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私下做出不理智行為造成雙方難以挽回的過失這一嚴重情況發生。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行醫的概念
2021-03-12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