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人人有責,我們都知道撿到的東西要物歸原主,但是有時很多人面對于天上掉下的餡餅還是無法抗拒,即使是得知失主的身份之后還是刻意隱瞞在民法總則中給出了相關規定,那么撿到遺失物不還有什么后果?下面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
一、撿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有損于他人而自己獲得利益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將其所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不當受益人的義務根據法律規定的事由而發生,它不在于制裁受益人的得利行為,而在于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所以,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有不當得利的事實存在,就必須予以糾正,不需要追問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如何。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處罰。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占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二、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如果涉及財務數額較大的情況下抗拒不交是要承擔刑事的侵占罪,不僅要歸還失主還要承擔一定的罰金,所以不要因為禁不住誘惑害了自己,首先要明白不是自己的就不應該據為己有。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棚改拆遷補償一般多長時間到位
2021-01-29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1-23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商鋪拆遷補償價格
2020-12-31合法建房但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能得到賠償嗎
2020-12-24我國的拆遷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2020-12-01什么是棚戶區
2021-02-02因環評原因,企業拆遷補償很低怎么辦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