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的設定的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抗辯權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在司法實踐中,會出現(xiàn)對方要求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履行義務,而對方會用超過訴訟時效抗辯權對抗對方請求的期限,那么什么是訴訟時效抗辯權?
一、訴訟時效抗辯權是什么
訴訟時效抗辯權是一方當事人擁有的權利,具有強烈的法律效力。
超過訴訟時效期限后,如果被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法院會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被告沒有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將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依法處理。
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當事人之間不得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或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訴訟時效期過了,當事人喪失的是勝訴權而不是起訴權,即該權利沒有了法律保護的外衣,變成了不受法律保護的裸權利。所以,權利人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法院受理后都會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訴訟時效抗辯權本質上是義務人的一項民事權利,義務人是否行使,司法不應過多干預,這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的根本要求。
當事人一方根據(jù)實體法上的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訴訟中提起的訴訟時效抗辯是實體權利的抗辯,是需由當事人主張的抗辯,當事人是否主張,屬于其自由處分的范疇,司法也不應過多干涉,這是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應有之意。
因此,遵循上述意思自治原則和處分原則,在義務人不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形下,人民法院不應主動援引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進行裁判,也與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相適應。
二、抗辯權的分類
抗辯權進行類型上的劃分有助于進一步認識抗辯權的含義與特征,在學理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抗辯權作出不同的分類。
(一)抗辯權按其是否從屬于主債權而存在,可以分為獨立抗辯權和從屬抗辯權
獨立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債權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債權請求權時,有對請求權予以抗辯的權利。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而從屬抗辯權則是指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必須有請求對待給付的債權,此抗辯權只是從屬于自己的債權而存在,本質上起擔保作用,因而此債權一旦消滅,則其抗辯權也隨即消滅。比如同時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是。從屬抗辯權只是就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而言具有從屬性,但就另一方的債權而言則沒有從屬性。
(二)抗辯權按其行使效力的強弱不同,可以分為永久抗辯權和一時抗辯權
永久抗辯權又叫消滅抗辯權、毀滅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永遠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的效力。在訴訟上表現(xiàn)為可使原告的起訴受到駁回的判決。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權利人在法定時效期限內不向義務人積極主張其債權,時效期限屆滿,即不能再請求強制義務人履行債務;如果權利人提出該請求,則債務人即享有時效完成抗辯權,拒絕權利人的請求,此時權利人雖然仍有債權請求權,但是義務人可以永遠地反復地行使抗辯權,而使權利人的債權無法通過行使請求權來實現(xiàn)。一時抗辯權,又叫延緩抗辯權、延期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暫時地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效力。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方當事人在相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行使抗辯權暫時拒絕相對方的請求。一旦相對方已為對待給付并提出請求給付時,則一方無同時履行抗辯權,相對方的請求立即發(fā)生效力。不安抗辯權也屬于一時抗辯權,有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因他方當事人的財產(chǎn)顯形減少而有難為對待給付之情形時,在他方未對待給付或提供適當擔保前,可行使不安抗辯權,暫時拒絕他方的請求。一旦他方已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則有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的不安抗辯權立即消滅,他方的請求權立即發(fā)生效力。再比如先訴抗辯權,一般保證人可以在主債權人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chǎn)強制執(zhí)行而無效果前,行使抗辯權拒絕主債權人的請求。一旦主債權人已就主債務人的財產(chǎn)強制執(zhí)行而無效果,則先訴抗辯權立即消滅,請求權發(fā)生效力。
(三)抗辯權按其是依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的約定而生,可以分為法定抗辯權和約定抗辯權
法定抗辯權指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當事人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比如地區(qū)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時效完成抗辯權、我國《》第66條規(guī)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的不安抗辯權、《》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等。而約定抗辯權則是指當事人之間基于契約自由原則而約定的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抗辯權依法律規(guī)定而產(chǎn)生,沒有任何疑問。值得研究的是,抗辯權是否可以依當事人之間約定而產(chǎn)生。筆者認為,只要當事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禁止性規(guī)定,基于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之間可以約定抗辯權。比如甲與乙在無償委托合同中約定,如果委托人甲不向受托人乙提供處理委托事務的必要經(jīng)費時,乙有權拒絕甲的完成委托事務的請求。這一約定,無疑應被允許。
若權益受到侵害者不主動向對方要求給付,或者向人民申請訴求,超過時效后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做出此項規(guī)定的目的在于督促人們加強維權意識,也是出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考量。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空地出租協(xié)議怎么寫
2021-01-27離婚男方?jīng)]有財產(chǎn)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審判監(jiān)督庭有權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車輛財產(chǎn)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工傷賠償協(xié)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競業(yè)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shù)那樾斡心男?/p> 2020-12-11
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對未按規(guī)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什么是商業(yè)代理?
2021-02-11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土地流轉發(fā)生糾紛時用什么解決方式最好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