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我們知道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可以行使的一項權利是抗辯權。其中關于抗辯權有相近的兩個概念先訴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大家往往會對這兩個概念混淆,那么先訴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是什么,區別是怎樣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是在保證債務中,保證人雖對債權人不享有要求其對待給付的權利,但并不等于保證人僅承擔義務而不享有任何權利,保證人對債權人仍然享有一些權利,只不過這些權利均屬于消極的、防御性權利即抗辯權。
1、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中國《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確立了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該條款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2、混合擔保中,提供擔保的第三人的先訴抗辯權。混合擔保中,債務人以自己的財產提供物保,債權人未就該財產行使擔保物權,而直接就全部的債務要求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時,提供擔保的第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
二、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三、先訴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區別是什么?
先訴抗辯權是在一般擔保中涉及到的。所謂先訴抗辯權,是指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用于清償債務前,對債權人可拒絕承擔保證責任。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所謂“不能清償",是指對債務人的存款、現金、有價證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交通工具等可以執行的動產和其他方便執行的財產執行完畢后,債務仍未能得到清償。
先履行抗辯權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但是兩者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所以在生活中大家應區分開,以免產生誤解。此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是得具有一定的條件的,滿足條件才可以的,大家可以具體的了解一下。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