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上規定了抗辯權的相關事項。但是,很多法律界的專家學者對于抗辯權的定義和范圍界定是有所不同的。那么,我國法律對于抗辯權的概念有規定嗎?只有明確抗辯權的定義和范圍,才能夠對于抗辯權的進行的正確、合法的行使,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接下來,小編將針對什么是抗辯權的問題被大家詳細介紹。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什么是抗辯權
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 在現代民法中,學者對抗辯權有不同的定義。
臺灣民法學者洪遜欣先生認為,抗辯權是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尤其是拒絕請求權人行使請求權的對抗權。
梅仲協先生認為,抗辯權就是因請求權人行使權利,義務人有可以拒絕其應為給付的權利。
而另一位學者鄭玉波先生則認為,抗辯權屬于廣義的形成權,是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但又不以請求權為限,對于其他權利的行使,也可抗辯。
大陸民法學者中有人認為抗辯權是能夠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
也有人認為,抗辯權是對相對人的請求加以拒絕的權利。
還有人認為,抗辯權是指權利人用以對抗他人請求權或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
從以上學者對抗辯權所下的定義可以看出,抗辯權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
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典、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及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未對抗辯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只有我國的《擔保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對抗辯權做了明確的規定,它將抗辯權定義為:“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很顯然,這是從狹義的角度給抗辯權所下的定義。
抗辯權的作用在于“對抗”而非否認對方的權利。抗辯權的行使以請求權存在且提出請求為前提。在未提出請求權的情況下,抗辯權無從行使。故而,在權利已消滅的情況下,不適用抗辯權。如甲欠乙1萬元,一年后甲已償還,后乙又要求甲再給付1萬元,甲予以拒絕,否認自已欠乙1萬元的債務。這在性質上可稱否認權,不屬于抗辯權。
抗辯權是一種對抗權,對抗侵犯自己合法權益的法律請求權。該權利僅僅適用于有關合同的部分內容,對于其他內容將沒有什么效果。另外,抗辯權是在承認對方權利的基礎上存在的,也就是說,如果對方沒有行使損害自己合法權益的法律請求時,是沒有效果的,所以,只有正確理解抗辯權才能更好的維護自身利益。
二、合同法中的三大抗辯權是什么
1、同時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止履行。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經營狀部分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用;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階段為解除合同。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有一定條件和限制的。如無確切證擾證明對方零部件失履行能力而中止履行的,或者中止履行后,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而拒不恢復履行的,不安抗辯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可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這些抗辯權利的設置,使當事人在法定情況下可以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的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綜上所述,不同專家學者對于抗辯權的定義也有所不同。我國的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則沒有對抗辯權下明確定義。但是,在我國的擔保法中,對于什么是抗辯權的問題給出了回答,是從狹義上來理解的,即對于請求權的妨礙權。抗辯權可分為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以及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合同的風險有哪些,怎么審查企業合同?
2021-02-03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土地出讓房子就可以轉戶嗎
2021-03-15以航拍圖來確定違章建筑合法嗎
2021-03-13農村征地補償標準
2020-12-12已遷出的人還有獲得拆遷補償的權利嗎
2021-02-09政府不履行補償協議,怎么維權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