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都有權而且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因此,司法機關接到的案件有單位和公民個人在發現犯罪案件時向司法機關的報案、有被害人的控告,還有犯罪案件的有關知情者的舉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上述報案、控告和舉報的材料,應當立即開展工作,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材料,按照管轄和分工的規定,迅速進行審查,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分析是否可能已經構成犯罪,需要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然后決定是否立案。如果認為已經構成了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就應當決定立案偵查。比如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核實,證據不夠充分的,應當進一步開展調查、取證等偵查工作。如果認為沒有構成犯罪,不屬于犯罪案件,不當作犯罪案件處理的,要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可以申請復議,控告人如果不服,要求再進行一次審查,有關的司法機關應當再認真地審查一遍。
另外,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對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說明。比如,是否屬于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給人民檢察院或者被害人一個明確的答復。如果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在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并且根據有關的規定,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后7日內,應當將說明情況書面答復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發出《通知立案書》時,應當將有關證明應該立案的材料同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收到《通知立案書》后,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并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
可見,對于公民報案、控告后,司法機關是不能隨便不予立案的,即使不予立案,也應當說明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是如何認定的
2020-12-13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外貿公司老板要員工逃稅,員工有罪嗎
2020-11-24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乘客請求賠償的依據
2021-02-06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