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碰到別人遺忘的物品,大部分人會保管好,積極尋找失主,以便于返還。但是有些人則可能選擇帶回家自己用。那么,像這種占有他人遺忘物的,是不是合法,會不會構成犯罪呢?接下來,律霸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占有他人遺忘物的相關法律規定。
《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關于遺忘物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270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
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
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
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不等于遺失物,對于遺失物而言,如果他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遺忘物作為侵占罪的法定犯罪對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遺失物,這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對遺忘物和遺失物予以區別。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而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遺忘物與遺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其認為遺忘物,又稱為遺失物,是指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偶然失卻其占有之動產,條件有二:
其一,喪失須系非出于占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
其二,須為偶然喪失。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物權法中規定了拾得遺失物的情況,但是對于遺忘物沒有明確規定,遺忘物是否為遺失物,我國法律界尚有爭執,但是從刑法的規定來看,遺忘物則是侵占罪的犯罪對象之一,所以占有他人遺忘物數額較大時,可能構成犯罪哦。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附帶條件的贈與需要履行嗎
2021-01-31購房合同什么時候能拿到
2020-11-10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怎么寫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3-24農村拆遷空掛戶有補償嗎
2020-12-24戶口已經轉出能否獲得林地補償呢
2021-02-12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房屋拆遷時,門面房如何界定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