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候會撿到他人遺失的貴重物品,從道德和法律方面講,拾到遺失物應當及時聯系失主,或者上交到有關部門,不可私自占用。而有的人貪便宜,在明確失主的情況下拒絕歸還物品。那么撿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下面小編給大家普及下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一、撿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有損于他人而自己獲得利益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將其所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不當受益人的義務根據法律規定的事由而發生,它不在于制裁受益人的得利行為,而在于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所以,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有不當得利的事實存在,就必須予以糾正,不需要追問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如何。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處罰。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占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二、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由此可見,按照我國民法規定,人們撿到他人遺失物,應當算做不當得利,應當返回給權利人。找不到失主的,也要上交到有關部門。如果人們撿到遺失物拒不歸還,則要承擔法律責任,金額較大的話,會觸犯刑法中的侵占罪,當事人會面臨拘役甚至有期徒刑的處罰。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