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在路上撿到他人遺失的物品,有些人并沒有將其交給派出所,而是私自留下使用。在民法體系中,取得他人物品可以分為善意取得和不當得利。兩者從本質上是不同的。那么撿到他人遺失物能否善意取得?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給出的分析。
一、遺失物能否善意取得?
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所謂善意取得,是指動產占有人或者不動產的名義登記人將動產或者不動產不法轉讓給受讓人后,如果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即可依法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法律制度。如果雙方當事人僅僅達成合意,沒有物權變動的公示行為,當事人之間只是債的法律關系,沒有形成物權法律關系,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果。
二、善意取得符合哪些條件?
善意取得須符合以下三個要件:
1、受讓人受讓財產時主觀上是善意的。受讓人善意,是指受讓人相信財產的讓與人不是無處分權人。
2、以合理的價格有償受讓。無償方式取得財產的,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3、轉讓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三、歸還別人的遺失物有權要求報酬嗎?
我國《物權法》第112條明確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需要注意的是,拾得人在拾到他人遺失物之后,負有妥善保管遺失物的義務,如果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拾得人要承擔賠償責任。當然,由于拾得人歸還他人遺失物并不領取報酬,所以拾得人只在保管遺失物時有重大過錯,即故意和重大過失時才對拾得物的毀損、滅失負賠償責任。如果只因一般過失造成拾得物毀損、滅失,拾得人不負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撿到他人遺失物并不算善意取得,因為行為人不是出于善意拿到物品的,這種行為應當算作不當得利。善意取得必須附有一定要件,包括受讓人主觀上是善意的,必須以合理價格有償轉讓等。現在。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