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民法中非常多看似很相同的概念,但是他們卻存在著天壤之別的差距。比如說民法中常見的遺忘物和遺失物,雖然他們兩個看似相同,但是卻有很大的差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將這兩個概念混淆,那么民法中何為遺失物與遺忘物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這個問題。
一、遺忘物和遺失物的區別是什么
1、遺忘物是遺忘人意識地將自己持有的財物放在某處,因為一時疏忽而忘記拿走 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
2、遺失物則是偶然將某物失落在某處,以至脫離自己的控制。通俗的說 遺失物的主人很難知道物品遺失在什么地方 ,難以找回而遺忘物的物主一經回憶較容易找回。
3、我國刑法只規定侵占遺忘物,而未規定侵占遺失物,也就是說侵占罪只能是侵占遺忘物 而與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的只能追究其民事責任。
二、遺失物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遺失物并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丟失的動產。不過,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丟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為遺失物。動產是否為遺失物,應具備以下條件:
1、須占有人喪失占有;
2、占有喪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棄占有,則為所有權的拋棄行為,將作無主物處理。占有輔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經主人同意,私自拋棄動產,應認定為非出己意喪失占有,仍構成遺失物;
3、須現無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則不能構成遺失物,如盜竊物品不能構成遺失物;
4、丟失的須為動產且非無主。
不動產的屬性決定了不能丟失,所以,遺失物只能是動產。由于動產不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因此,不是拋棄物,而是有主物。遺失物被拾得人拾得后,就在遺失人和拾得人之間形成一種法律關系,拾得人是基于拾得行為而取得遺失物占有的人,拾得行為為發現遺失物并實施占有的行為,拾得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拾得人拾得遺失物以后,負有通知所有人、遺失人或者其他有受領權的人,并將遺失物返還的義務。在遺失物返還和交付之前,拾得人還有依據善良管理人標準予以妥善保管的義務。
遺忘物主要是物品的所有人對該物品暫時遺忘了,也就是說暫時對該物品失去了控制,物品所有人是可以再找回來的。遺失物主要是指物品的所有人將該物品弄丟了,不知道丟在什么地方,完全失去了對該物品的控制權。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國家對未成年工勞動保護有哪些
2020-12-03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征地拆遷,靠什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1-28汕頭龍湖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1宅基地房子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9拆遷征地行政復議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9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