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我國法律制度逐漸的完善發展,我國民法上規定了許多種抗辯權,有先訴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等。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雙方當事人之間簽訂了一個放棄優先抗辯權的協議。那么,放棄抗辯權優先的協議是否有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放棄抗辯權優先的協議是否有效這個問題。
一、放棄抗辯權優先的協議是否有效?
放棄抗辯權優先的協議在法律上不允許的,也就是無效的。
二、抗辯權
民法上的抗辯權很多,諸如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先訴抗辯權、時效消滅抗辯權等等,這些抗辯權除了具有民事權利的一般特點之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征。
(一)抗辯權的客體是請求權,而且該項請求權只能是具有財產內容的抗辯權。民事權利如果從作用上劃分,可區分為請求權、抗辯權、支配權和形成權四種,其中請求權的客體為被請求人的給付行為,支配權的客體為被支配的對象如物、智力成果、人格利益等,形成權的客體為民事法律關系自身,而抗辯權的客體則是他人的請求權,這是由抗辯權的作用所決定的,因為抗辯權是對抗他人請求權的一項權利,其行使的結果是他人的請求權暫時或永久地不能實現。同時,請求權作為抗辯權的客體只能是具有財產內容的請求權,比如物權的請求權、債權請求權,如果是具有人身內容的請求權(如人格權請求權)則不得成為抗辯權的客體,因為在民法上對人身權的保護優于對財產權的保護,人身權請求權一旦產生,任何法律都不得附加條件對其行使給予限制。
(二)抗辯權是一種防御性而非攻擊性的權利。只有一方當事人行使請求權,另一方當事人才可能對此進行抗辯,否則"對抗"就無從談起。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德國民法典》第三百二十六條規定:"因雙務契約而負擔債務者,在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之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但自己有先為給付的義務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也規定:"雙務契約當事人的一方,于相對人履行其債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但是,相對人的債務不在清償期時,不在此限。"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因契約互負債務者,于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但自己有先為給付之義務者,不在此限。"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從以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規定可以看出,只有在負有同時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請求履行時,另一方才可行使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否則就不能行使抗辯權。再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時效完成后,義務人可以拒絕給付。"我國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的學者建議稿中也有類似的規定。這里,"義務人可以拒絕給付",是以"時效期限屆滿",權利人請求給付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請求",那么就沒有"拒絕"即抗辯可言。因此,抗辯權永遠都是消極的、被動的,其作用主要在于防御,而不是攻擊。
(三)抗辯權的有效行使權是對請求權效力的一種阻卻。它并沒有否認相對人的請求權,也沒有變更或消滅相對人的權利。比如不安抗辯權,《德國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一條規定:"因雙務契約負擔債務并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于訂約后明顯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虞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法國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一十三條規定:"如買賣成立后,買賣人陷于破產或處于無清償能力致使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虞時,即使出賣人曾同意延期支付,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若出賣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則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規定:"雙務契約當事人的一方,于相對人履行其債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但是,相對人的債務不在清償期時,不在此限。"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之一方,應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之財產,于訂約后顯形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虞時,如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
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則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這種私下簽訂協議放棄抗辯權優先的行為不被法律所承認,也就是無效的。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有關抗辯權的法律規定有許多,很多人可能對這方面難以理解,因此,小編建議遇到這類問題可以找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移送管轄審限
2021-02-06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0房屋拆遷補償方案中應該有幾種補償方式
2021-01-09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房屋拆遷的補償如何適用于承租人
2021-03-03公房拆遷是不是只算實用面積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