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務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在合同一方當事人簽訂合同后發生了足以使合同繼續履行存在風險的事件后,另一方當事人就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不僅有其理論基礎,也有制定法法律基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不安抗辯權法條的相關法律知識。
一、外國的法律規定
從傳統民法體系建立時起, 不安抗辯權制度就已存在,很多大陸法系國家在立法上都規定了不安抗辯權制度。如《德國民法典》第三十二條規定,“契約雙方的當事人的一方應向他方當事人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狀況于契約訂立后顯形減少,有危及對待給付的請求權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前,得拒絕履行自己負擔的給付。”《法國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一十三條規定:“若買賣后,買受人陷于商事上或非商人的破產狀況,以致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虞時,即使在出賣人曾同意于一定期間后支付價金的情形,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若買受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者不在此限。”此外,瑞士、意大利等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對不安抗辯權也均有規定。
二、我國的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原《經濟合同法》、原《技術合同法》并未對不安抗辯權作出規定,只有《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七條作出了類似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時,可以暫時中止履行合同,但是應當立即通知另一方;當另一方對履行合同提供了充分的保證時,應當履行合同。當事人沒有另一方不能履行合同的確切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當負違反合同的責任。”此條對行使條件的規定過于籠統。通過借鑒德國民法和法國民法,結合本國立法實踐,我國于1999年3月頒布的《合同法》對不安抗辯權作了比較具體的明確規定,填補了立法空白。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雙方在合理期限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總而言之,不安抗辯權法條主要愛源于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這些法律條文主要規定了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情形以及不安抗辯權在既有的法律體系中應當如何行使,這些都是當事人行使權利的重要依據。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路遇祖墳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1-01-17人身損害與工傷損害有什么不同嗎
2021-02-21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什么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的認定方法又有哪些
2020-12-31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