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當防衛的認定
正當防衛是一種在國家公共利益、公民個人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處于緊急狀態下產生的特定的權利,以一定的人身財產損害為代價。只有正確的行使,才能達到刑法規定正當防衛的目的,相反,如果濫用這一權利,則會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甚至因此構成犯罪,所以采取防衛是否恰當是否合法,必須了解實施正當防衛具備的條件。
據我國刑法典第20條規定: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成立正當防衛必須具備以下列條件:
(1)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它是指存在著具有社會危害性和侵害緊迫性的不法侵害行為。這種不法侵害行為包括違法和犯罪兩種行為。如某甲下夜班回家,途中遇一歹徒而與之搏斗。在這里,某甲的行為屬正當防衛,因為有歹徒行兇這一法侵害行為的發生。此外,如果事實上不存在不當侵害,行為人誤認為存在不法侵害而對臆想中的人進行防衛,則屬假想防衛,這些情形應視情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假想防衛不屬于故意犯罪,只是由于他過于自信或疏忽大意而對客觀事實產生了錯誤認識,從而實施防衛,導致了無辜損害結果的發生,因此假想防衛在主觀上存在過失的罪過,應負刑事責任。在某些場合,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假想防衛人根本不可能預見到不法侵害實際不存在,這種情況下,他對其所實施的防衛行為所發生的危害后果主觀上不存在罪過,其應以意外事件論處,而不負刑事責任。
(2)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它是指正當防衛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實行的,不能提前防衛和事后防衛。所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指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已經開始”,是指不法侵害人已經著手直接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經對法律所保護的權益構成現實的威脅。如:一個人正舉槍要殺某甲,即表明某甲的人身安全已受到威脅,對舉槍人即可進行防衛。尚未結束的情況是指排除已經結束的情形之外都是尚未結束。什么時候是侵害已經結束?最高人民法院等《關于人民警察執行職務中實行正當防衛的具體規定》第3項規定:“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防衛行為:(1)不法侵害行為已經結束;(2)不法侵害行為確已自動中止;(3)不法侵害人已經被制服或已經喪失侵害能力。”本人認為,這三種情況,均應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沒有必要實行防衛。例如,甲想殺害乙,提著刀來乙家。進門之后轉念一想,殺死了乙,自己也要受到刑事處罰,又放棄了殺乙的念頭,提刀正要回去,乙持刀追上去把甲殺死,乙的行為就不是正當防衛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