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塘廈鎮律師 秀洲區律師 余杭區律師 福田區律師 游仙區律師 南山律師 沈河區律師
行使撤銷權在法院處理案件過程中經常遇見這種情況,因為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惡意逃避債務導致債權人的相關利益受損,這樣就會導致當事人提起撤銷權訴訟,這也是對受害人權利的一種保障,下面律霸小編為大家介紹當事人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后果是什么?
一、撤銷權的行使
所謂撤銷權,是指撤銷權人依其單方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為溯及既往地消滅的權利。關于撤銷權的性質,學者一般意見均認為屬于形成權,即依權利一方的意思表示,可產生撤銷合同的法律后果。可撤銷合同一旦被撤銷即發生溯及力,使合同自始不發生效力。
可撤銷合同中行使撤銷權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則:
1.行使撤銷權的主體要合格法律規定撤銷權的目的,是保護因合同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情形而在利益上受到損害的一方當事人,所以,行使撤銷權的主體應是錯誤或瑕疵意思表示的一方當事人,即重大誤解方(一方為主,有時也可是雙方)、因顯失公平的合同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方,被欺詐、被脅迫、處于危難中的一方。
2.行使撤銷權的客體要合法。即須為《合同法》第54條所規定的幾種合同: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訂立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除此之外的合同,當事人不得行使撤銷權。
3.行使撤銷權的方式要適當。我國《合同法》第54條與《民法通則》第59條的規定是一致的,即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此與國外如德國、日本等國家規定的撤銷權人通過向對方當事人為撤銷的意思表示方式行使撤銷權并不相同。依我國法律規定,行使撤銷權應以訴訟或仲裁方式為之,而直接向對方當事人為意思表示,并不發生撤銷權行使的效力。
4.行使撤銷權須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根據《合同法》第55條第1款第(1)項之規定,行使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否則,法律不予保護,可撤銷合同仍應為有效合同。
二、當事人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后果
《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該條規定的是撤銷權的消滅。
1.撤銷權因除斥期間經過而消滅。所謂除斥期間,為法定的權利存續期間,因該期間經過而發生權利消滅的法律效果。《合同法》第55條第1項所規定的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即是對撤銷權除斥期間的規定,此規定與《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3條所規定的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的除斥期間為一年是一致的。但應當明確起算時間是不同的,《合同法》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而司法解釋的規定為“自行為成立時起”。這個規定明確了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為自撤銷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在1年內撤銷權人沒有行使撤銷權時該撤銷權則歸于消滅,可撤銷合同便絕對有效。
2.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斥期間,當事人知道了撤銷事由后,不但不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反而明示放棄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明確表示”的方式是口頭的或書面的均可。
3.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斥期間,當事人知道了撤銷事由后,雖然沒有明示表示放棄撤銷權,但以自己的行為放棄的,撤銷權消滅。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對當事人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后果問題的解答,撤銷權是法律賦予受害人的一種權利。所以如果當事人自己不注重權利的保護,導致權利受損,這樣就只能自行承擔后果,所以一旦發生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的情形,要及時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催告權
債權人撤銷權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贍養協議和經濟協議能合起來寫嗎
2021-03-20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