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擔保有哪些方式
《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有5種:
1. 保證:
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與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主合同的義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2. 抵押: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占有,將抵押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
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3. 質押: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的價款優先受償。
4. 留置:
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
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5. 定金: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預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數額的金錢的行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約定擔保
約定擔保是指當事人通過約定而產生的擔保。除了法定擔保外,其他的擔保可以依據當事人的約定而產生。約定擔保的方式主要有保證、抵押、質押和定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
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定的方式設定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擔保可以分為兩類,即法定擔保和約定擔保。其中法定擔保的方式由相關法律直接規定,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中選擇具體的擔保方式。至于約定擔保,那么就是建立在當事人協商約定的基礎之上,約定的擔保方式中就有定金、保證、抵押和質押等四種。
擔保收費如何計算
擔保合同有什么相關法律規定?
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增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12-17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拆遷不接受安置的申請怎么寫
2021-02-16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如何進行房地產項目的成本核算
2021-02-14廠房拆遷中,企業可否有權利選擇評估公司
2020-11-23北京西城棚改項目啟動,棚戶區改造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申請拆遷行政裁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2養殖場拆遷,養的動物怎么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