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意履行部分債務訴訟時效中斷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第173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三、與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和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是可以進行中斷的,但是訴訟時效中斷也是必須要執法人員經過審理之后才能更好的進行處理,所以,中斷訴訟時效我們應該要看是否符合,而且還要進行申請,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辦理的更好。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在哪里鑒定,工傷鑒定機構有哪些
2021-03-24怎樣查驗二手房是否被抵押
2021-02-28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拆遷款都是給戶主一個人的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