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意履行部分債務訴訟時效中斷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第173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三、與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和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是可以進行中斷的,但是訴訟時效中斷也是必須要執法人員經過審理之后才能更好的進行處理,所以,中斷訴訟時效我們應該要看是否符合,而且還要進行申請,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辦理的更好。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市房管局關于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0-11-28治安處罰追訴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2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