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從表面上看好像是符合刑法分則某一具體的犯罪構成,實際是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公民合法權益免遭犯罪的侵害,不僅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相反有利于社會。但是在實施正當防衛行為時,必須遵守一定的條件,如果超越這些條件,同樣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本文針對正當防衛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五個成立條件(起因、對象、時間、主觀、限度),進行分析、舉例加以論證之。
正當防衛是公民保護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法律武器,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當我們遇到國家,集體或公民的合法權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時,應該進行正當防衛。我國刑法保護和提倡公民依法實行正當防衛行為。正當防衛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但是,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如果超越了這些條件,就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給社會帶來危害。那么在進行正當防衛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條件呢?本文主要分析正當防衛的各個成立條件。一、正當防衛的必要性人類社會是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組織,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沖突,置身其間,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難免會遭受不法行為的侵害。當合法權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只能對其采取兩種態度:㈠選擇妥協;㈡進行正當防衛。如果選擇妥協,勢必會增大不法侵害者的囂張氣焰,可能使受害者遭到更嚴重的侵害。例如:一輛滿載乘客的長途客車,中途又上來了三個青年,車還沒行多遠,這三個青年撥出身上攜帶的短刀并要求車上所有的乘客交出財物,否則就對其“不客氣”,在此時,如果妥協,歹徒將會把所有乘客的財物洗劫一空;如果這時全車乘客不畏強暴,采取正當防衛,將歹徒制服,那么歹徒的搶劫行為就不能得逞,不僅能保住乘客們的財產,而且也能使不法之徒落入法網。由此看來,采取正當防衛制止不法侵害的繼續進行,是唯一的,最好的選擇。二、實施正當防衛應注意的條件刑法規定對不法行為可以實施防衛,任何公民為了制止違法犯罪行為,都應享有法律賦予的正當防衛的權利。但是法律同時也規定,公民不能濫用這個權利。在行使正當防衛權利時必須遵守其成立條件,否則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是指具有防衛的意圖和目的,客觀條件則包括防衛的起因、對象、時間、主觀和限度等。1、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指存在著具有社會危害性和侵害緊迫性的不法侵害行為。關于不法侵害的范圍,不僅指犯罪行為也包括違法和犯罪行為。如果不法侵害僅限于犯罪行為,實際上限制剝奪了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不利于同犯罪作斗爭,與立法賦予公民正當防衛的權利宗旨不符。但是否能對一切犯罪行為都能實行正當防衛呢?法律對此沒作明確的規定,應從實踐中總結并分析,只能是對一部分犯罪進行正當防衛,對有些犯罪,事實上不可能進行正當防衛,如:挑撥事端與別人鬧事。在進行防衛時,通常是有暴力性、破壞性的。或給客體造成損害來得比較快,形成緊迫感的那些犯罪,如殺人、傷害、強奸、盜竊、搶奪、搶劫等。有些犯罪如言行侮辱、誹謗、玩忽職守、投機倒把等很難設想進行正當防衛。在這些場合下或者沒有形成防衛的緊迫感,或者侵害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可能用對侵害者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方法來加以制止,所以事實不能實行正當防衛。根據這一理由,一對不作為形式的犯罪以及過失犯罪,都不發生正當防衛的問題。具有社會危害性,是不法侵害的本質特征,以下幾種行為不能也不宜進行正當防衛。⑴:合法行為。主要包括依照合法的行為。執行命令的行為,履行職務的行為。例如公安人員依法逮捕人犯的行為,任何人不得以正當防衛為由阻撓和抗拒逮捕,否則公安人員有權對拒捕者實行正當防衛;⑵正當防衛行為。正當防衛行為乃為合法行為,對正當防衛者不得實行反防衛。如果第三者誤把他人的正當防衛行為作為不法侵害,而對之實行正當防衛,則按照對事實認識的原則處理;⑶緊急避險行為。緊急避險行為也是合法行為,不能成為正當防衛的起因。如果明知道是緊急避險而對其實施的所謂正當防衛應視為非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例如某甲為逃避匪徒追殺,深夜闖入乙家,乙驚醒后以為是強盜入侵,遂舉起木棍將突然破門而入的某甲打昏致傷,則不負刑事責任;⑷對防衛過當和避險過當也不能實行正當防衛。這兩種行為雖然具有社會危害性,但行為是否超過必要限度,在當時緊急情況下難以判斷,而必須事后由司法機關進行裁決。如果允許對防衛過當和避險過當實行正當防衛。就會為不法侵害人抵抗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為借口;⑸對意外事件不能實行正當防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