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因欠款而發(fā)生糾紛的不在少數(shù),此時當事人就會想通過各種方式來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其中,最常見的解決方式就是訴訟。那么這個欠款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進行了解。
一、立案受理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jù)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遞交起訴狀副本和證據(jù)副本。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即受理,并辦理相關立案手續(xù)。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在收到訴狀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送達不予受理裁定書。
二、庭前準備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被告應訴后,向原告送達開庭傳票。法院在依法傳喚雙方當事人的同時,應做好開庭的各種準備,如通知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參加訴訟,調查必要的證據(jù),向當事人告知合議庭的成員,主持庭前交換證據(jù)等。對當事人而言,首先,當您或您單位被起訴后,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您或您單位應當依法應訴,并應在收到起訴狀后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辯狀及副本,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間內提交相關證據(jù)。其次,應做好出庭參加訴訟的各種準備,依照人民法院的傳喚,按時參加庭審。
三、開庭審理
開庭審理時,首先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由法官查明當事人到庭情況并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開庭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調解或判決。法庭調查主要是在法官的主導下,查明案件的事實,當事人在此階段應當充分的舉證、質證。法庭調查結束后法官根據(jù)案件情況歸納本案的焦點,審理即轉入辯論階段。當事人在辯論階段可以圍繞本案焦點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行使辯護權。法庭辯論結束后,在法官主持下調解,雙方當事人可以自愿達成調解協(xié)議,無法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一般由法官當庭作出判決。如果案件復雜不適宜當庭宣判的,則定期宣告判決。
四、上訴
當事人不服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當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決的上訴期間為十五日,裁定為十日;不服刑事判決的上訴期間為十日,裁定為五日。
五、申請再審和申訴
當事人、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關系的案外人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和調解確有錯誤時,可以申請再審。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當事人、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近親屬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可以申訴。申訴期限為從裁判生效之日起至被告人刑罰結束之日后兩年。申請再審或申訴應當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再審或者申訴,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或者申訴書,并附原裁判文書,有新證據(jù)的,應當一并提交。依照法律規(guī)定,申請再審或者申訴不影響已生效判決或裁定的執(zhí)行。
六、申請執(zhí)行
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支付令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債務人未按照上述文書所確定的期間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雙方或一方當事人為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一方當事人未履行仲裁機構的裁決、公正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文書、行政機關的處理或處罰決定的,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當事人想要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欠款糾紛的話,那么就要寫一份起訴書提交給法院。其中的訴訟請求是與當事人利益密切相關的。要是你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欠款糾紛的訴訟,建議你還是委托一位專業(yè)的律師來幫助你吧。律霸網站為您推薦你所在地區(qū)的專業(yè)律師,幫助你解決實際問題。
欠款起訴費用是多少
欠款起訴時效是多久
追討欠款起訴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7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審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