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和欠條都是在民間借貸關系中經常出現的一種憑證,由于很多人對法律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書寫的過程中也就沒有嚴格區分借條與欠條了。其實,它們是有區別的。究竟該怎樣區分借條與欠條?以下是具體介紹。
怎樣區分借條與欠條
第一、借條證明借款關系,欠條證明欠款關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則不一定是借款。
第二、借條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實。欠條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種事實而產生,如因買賣產生的欠款,因勞務產生的欠款,因企業承包產生的欠款,因損害賠償產生的欠款等等。
第三、人民法院進行合法性審查時適用的法律不同。
基于借條或者欠條引起的糾紛,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要依據不同的法律對借條或者欠條載明的權利義務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由于借條是基于借貸關系而形成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關于:“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的規定,在錢款借貸中,諸如“驢打滾”、“利滾利”等高利貸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由此所形成的借條產生無效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不能成為權利主體主張權利的憑證。欠條主要發生在買賣、賒銷等交易活動過程中,欠條載明的權利能否受法律保護,關鍵是看交易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違背國家禁止性規定從事的交易行為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無效)。如賭博負債形成的欠條依法也不能成為權利主體主張權利的憑證。
第四、在未注明償還日期的情況下,二者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始時間是不同的。約定了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時效是一樣的;沒有約定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則是有區別的。
“借條”,債務人未在借條中寫明具體償還日期的,只是屬于雙方對此債務的履行約定不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由此可見,債權人將自己的錢款借給債務人時,其權利不可能受到債務人的侵害,債權人的權利只有在其要求債務人償還而被債務人拒絕時才被侵害,訴訟時效期間應從債務人拒絕償還之次日起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兩年。
“欠條”,依據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2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債務人在約定的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開始計算問題的批復》 (法復[1994]3號)中指出:“需方收貨后因無款可付,經雙方同意寫了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對此應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如果供方在訴訟時效中斷后一直未主張權利,訴訟時效期間則應從供方收到需方所寫欠條之日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由此可見,債務人在向債權人出具欠條時,就已構成了對債權人權利的侵害,訴訟時效期間從出具欠條之次日開始計算。
生活中,很多人對借條與欠條的法律含義缺乏應有的認識,致使在出具條據時,誤將借條寫成欠條,或者誤將欠條寫成借條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在要求借款人或欠款人打條時一定要寫明是欠條還是借條,在條上還要注明借款人、欠款人、借款時間、借款金額、金額大寫、還款時間、簽字、捺指紋、蓋章等基本項目。
借條與欠條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上述四個方面,具體有表現的關系不同、訴訟時效起始時間不同等等。有關借條與欠條的區別,小編就為大家區分到這里。要是你對此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電話咨詢律霸在線律師。
借條有法律效力嗎?
欠條好還是借條好,他們的區別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發明專利審查的具體步驟
2021-01-09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