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刑復核程序存在的價值基礎
死刑復核程序是我國刑事訴訟中的一種特殊程序,它的設立是和現代刑罰由報應刑向目的刑的轉變,刑罰人道主義和刑罰輕緩化思想的深入人心分不開的。自意大利刑法學家貝卡利亞在其《犯罪與刑罰》中提出廢除死刑的主張以來,對死刑的存廢問題就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那種以法律的名義從肉體上消滅罪犯從而彌補其給社會業已造成的創痛之合理性和有效性正越來越受到質疑。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保留死刑的國家也在死刑的適用上作了諸多嚴格的限制我國目前處于社會變革的非常時期,社會矛盾日益增多,惡性犯罪居高不下。所以現階段暫不宜廢除死刑。但限制死刑適用,堅持少殺,慎殺,防止錯殺,是符合我國目前國情的一項刑罰政策。而死刑復核程序正是該政策在刑事程序法上的體現。
二、對死刑復核程序實質的理解
對何謂死刑復核程序學理界多有論述,但大多是從與一,二審的比較中說明它的特殊性,并未回答它的實質所在。筆者認為,它與一,二審在適用對象,啟動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僅僅表現了程序運作上的具體特點,并非其實質的體現。從79年和96年兩部刑事訴訟法來看,中級人民法院判出死刑的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檢察院不抗訴的,以及由其二審判處死刑的案件均應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從中我們看到上,下級法院監督與被監督的層際關系,這種層際關系排除了同級法院適用該程序的可能性。保證了死刑案件的質量。所以,死刑復核程序的實質就在于它是一種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程序。在這一特殊的監督程序中,任何一個法院的死刑判決都應該受到來自其上級法院的監督。這種監督的終端就是法律規定的,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為最高人民法院,死緩案件為高級人民法院。這樣也從實質層面上合理解釋了為什么并非所有的死刑案件都要經過該程序。如最高人民法院判處的一審死刑案件或一,二審死緩案件以及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緩生效案件和二審判處的死緩案件,這些案件判決不經過死刑復核程序并非其絕對正確而不需要經過復核,而是從法院級別設置和核準權的分配上來看,這些判決無法接受來自上級法院的監督。
三、死刑復核程序的發展及現存問題分析
(一)死刑復核程序發展的幾個階段
有學者針對建國以來我國立法對死刑案件核準權的“反反復復”的情況,按照數次“收”和“放”的變化,將其分為幾個階段。這雖然略顯表面化,但對于我們了解該程序的歷史發展以及對現在出現的問題追本溯源未嘗不是一個簡便易行的辦法。故筆者姑且也將其分為幾個階段來逐一介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