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反訴與抗辯怎么區別怎么認定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485人看過

【案情回放】

2012年8月3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工程承包協議書》,約定:被告的外墻保溫工程(以下簡稱涉案工程)承包給原告施工。2013年6月9日,涉案工程施工完畢,經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并同意下道工序施工。2014年10月2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一份《工程結算單》,對原告所施工工程的內容、工程量、單價、工程價款、掛靠費和稅費的承擔、管轄法院、違約責任、保全費、擔保費、擔保手續費、律師代理費、訴訟費、郵遞費進行了約定。由于被告未按照《工程結算單》約定的內容和期限支付工程款,原告根據《工程結算單》的約定,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賠償違約金。

被告在答辯期間認為雙方于2014年10月2日簽訂的《工程結算單》是在原告的逼迫下達成的,其內容顯失公平,既不是被告的真實意思表示,也與實際施工情況不符,故要求法院依法撤銷《工程結算單》。法院經審理,判決原告部分訴訟請求成立,被告反訴請求不予支持。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對被告在答辯期間提出的請求屬于何種性質存在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被告提出的主張應屬抗辯,其理由為:第一,原告要求判決履行《工程結算單》為給付之訴,給付義務的產生乃基于合同法律關系產生,只有認定《工程結算單》是否構成撤銷的情形之后才能判斷給付義務的合法性。合同效力屬于先決事項,判決履行合同必須以合同有效為前提。被告完全可以通過抗辯的方式提出,如果允許被告以反訴的形式提出,僅僅是對已有完全保護途徑的利益提出的一種重復保護方式,浪費司法資源,確無必要。第二,《工程結算單》僅為證實原告施工工程量和工程款的一份證據,被告完全可以在發表質證意見的同時,提出《工程結算單》存在可撤銷的情形,最終由法院作出采納或不予采納的意見即可。即使《工程結算單》被撤銷,原告還可以通過鑒定、協商等方式確定工程量和工程價款。

第二種觀點認為,撤銷合同既可以抗辯的形式提出,也可以反訴的形式提出。理由是:第一,有些時候,抗辯與反訴的理由是相同的,對這種理由相同的主張,判斷其是抗辯還是反訴,要看被告提出的方式,即是否提出了獨立的訴訟請求。第二,撤銷合同的行使應當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出,反訴和抗辯都是向法院主張撤銷合同的形式,關鍵就是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審查其撤銷合同是否具備。權利的行使應當由當事人自己選擇。

第三種觀點認為,被告提出的是反訴,法院應當與本訴合并受理。行使撤銷合同的權利必須以反訴的形式提出。

【法律解讀】

行使撤銷權必須以反訴的形式提出

在本案訴訟過程中,被告以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行使撤銷權必須以反訴的形式提出,僅以抗辯的形式提出不構成撤銷權的行使。

1.撤銷權是形成之訴,與一般給付之訴的性質不同

一般的給付之訴進行抗辯可以將原告的訴訟請求進行抵銷,而作為形成之訴的撤銷權的行使必然要對整個合同進行撤銷,合同由效力待定狀態確定為無效合同,使整個合同回復到原來狀態,而這一點往往會產生超越原告的訴訟請求進行裁決的狀態,如原來原告只起訴部分未履行的貨款,現在合同被撤銷了,則需要處理合同無效的財產相互返還,根據過錯大小進行損失的分擔等等,這突破了訴訟請求的范圍,也違反了不告不理的審判原則,同時也違反了抗辯只能在訴訟請求范圍進行抵銷的規則。

2.從反訴和抗辯的內涵、性質著手,從根本上理清二者的關系

在民商事審判實踐中,對于案件訴訟中的反訴與抗辯的關系問題,在辦案法官中一直是多有爭論的問題。被告提出的主張到底是抗辯還是反訴,往往容易發生混淆,從而導致對民事糾紛處理上出現錯誤。為避免該類情況的發生,我們需要弄清抗辯與反訴的概念及區別所在,以便正確區分抗辯與反訴,正確確定法院案件的審理范圍,最終才能對案件作出公正裁決。

筆者認為,反訴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反請求、訴訟行為或一種簡單的訴訟手段,即反訴是在已經開始的訴訟程序中,本訴的被告向原告提出的一種獨立的特殊之訴。反訴是訴中之訴,是被告在本訴程序中提起的,向法院提出的就特定的權利主張進行裁判的行為,用以對抗或并吞原告的訴訟請求。反訴的性質表現為一方面反訴具有獨立性;另一方面表現在,反訴的獨立性又是相對的,不是完全的,反訴對本訴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反訴必須以本訴的提起為前提。

所謂抗辯權,是針對請求權提出的一種防御方法,是指當事人通過主張與對方的主張事實所不同的事實或法律關系,以排斥對方所主張的事實的行為。據此,不難看出抗辯權的主要目的是排斥、延緩或阻礙對方權利,而非事實。依據抗辯權產生的法律依據不同,將抗辯權分為程序法上的抗辯權與實體法上的抗辯權。程序法上的抗辯權可進一步分為事實上的抗辯與程序上的抗辯,事實上的抗辯是指訴訟當事人根據訴訟法的規定,主張對方所主張的事實缺乏真實性,沒有事實根據,根本不存在;程序上的抗辯是指訴訟當事人根據訴訟法的規定,主張訴訟程序缺乏法律依據,如案件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圍及受理法院沒有管轄權等。實體法上的抗辯是指當事人根據實體法制定所享有的抗辯權,如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保證人先訴抗辯權等,前三種抗辯權是合同法上的抗辯權,后一種是擔保法上的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