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精神撫慰金是怎樣認定的
根據《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精神撫慰金是為了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過程中,受害人一方請求法院判令賠償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撫慰金賠償方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包括如下幾種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精神數額確定因素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應以如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權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的情節;(三)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醫療過錯,屬于過錯的一種。對過錯的判斷,在學理上有新舊過失理論之區分。所謂舊過失理論,乃是將過失與故意相提并論,認為過失與故意同屬應加責罰的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故意為積極的惡意,過失為消極的惡意。
若行為與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系,而行為人對于結果的發生,有預見的可能,并應預見而未預見或者說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即應負過失責任。新過失理論,則認為過失不僅指應加責罰的心理狀態,還應就行為的客觀狀態是否適當加以斟酌判斷。即除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系及預見可能性之外,尚須就行為在客觀上有無過錯,加以審認。
具體醫療過錯而言,判斷醫方有無過錯,應就醫方是否已盡客觀上的注意義務為標準,亦即應就是否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適當措施而判斷。基于新過失理論的合理性,該理論得到了廣泛的確認。這就要求在討論醫療過錯的認定時,首先要對醫療行為所存在的特殊判斷標準予以準確認識。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醫療過錯發生的時候,那么作為患者是可以提出精神損失費用的,這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過錯方是醫院,患者是被害人,出現了過錯后受傷的也是患者,所以這個損失費可以要求。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多久出責任認定書
2021-01-12舉報無證駕駛會保密嗎
2021-02-15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保單的轉讓與質押規定
2021-01-12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