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享有先訴抗辯權的幾種情形
儘管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承擔一般保證責任,但在審理涉及一般保證合同糾紛訴訟中,保證人主張了先訴抗辯權時,法官還應判明其是否實際享有先訴抗辯權。所謂先訴抗辯權就是一般保證人在債權人未就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前,對于債權人得拒絕清償的權利。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定,在下列叁種情況下一般保證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
(1)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
債務人的住所發生變更,在地點上,這種變更包括國內的遷移,也包括由國內向國外的遷移;在時間上,這種變更發生在保證合同簽訂以后,如果債務人的住所在保證合同簽訂以前就已經變更,應當認為債權人愿意承擔債務人住所變更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重大困難一詞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需要法官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利用其自由裁量權加以判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中將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可供執行明確為重大困難,無財產可供執行是發生重大困難的必要條件,如果債務人雖遠遷國外但其在國內有財產且容易執行,那么保證人仍享有先訴抗辯權。反之沒有財產在國內就不能享有。筆者認為這一解釋不排斥在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其他重大困難情形,需要法官根據一般保證及先訴抗辯權的立法塬意及具體情況作出判斷。
(2)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式的。
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表明債務人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已成定局,如果允許保證人行使先訴抗辯權,則對債權人明顯不公。同時根據我國破產法規定,破產案件受理后即進入破產程式,其他民事執行程式被中止,債權人無法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不具備先訴抗辯權行使的必要條件。
(3)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是保證人的一項民事權利,因此,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拋棄。拋棄可以在訂立合同時載明放棄先訴抗辯權,也可以在訂立合同后明確表示放棄先訴抗辯權。對于拋棄的方式,國外一些相關法律規定明示或默示都可以,我國法律只承認保證人以書面方式拋棄。保證人一旦以書面方式放棄先訴抗辯權,即不能再行使此項權利。如果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保證人未拒絕而為清償義務,應視為放棄了先訴抗辯權,不能事后以抗辯權為由請求返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棚改違法征收該如何維權
2021-03-16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收費標準
2020-12-05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回購房
2020-11-12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