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lenge]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不參加與本人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的案件的審判、檢察或偵察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自行回避: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②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未自行回避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司法人員未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請回避時,司法機關有權決定其回避。偵查人員在回避的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當事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可申請回避,如回避的申請被駁回,可申請復議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也有專門規定。關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基本相同。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緊急措施除外。法院應在回避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法院應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如果檢察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應當自行回避”;根據這一法定原則,《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十條進一步明確規定,檢察人員在受理舉報和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有前述情形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提出回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本規則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決定其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回避”;對于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現象和人員,2000年7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屆檢察委員會第65次會議通過的《檢察人員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暫行辦法》第十六條規定:要“視情節予以批評教育、組織調整或者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更大的問題還在于,根據法律和最高檢的規定,回避的情形分為三種:主動申請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上級領導和機關要求回避,其中,辦案機關和人員的主動回避被法律置于第一位,也就是說,法律是將這一點作為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義務來強調規范,意圖約束司法機關自避嫌疑,以確保程序公正。杏花嶺區檢察院故意無視這種應當主動回避的情形,實際上是借上級的指定管轄以掩蓋自己應當回避而未回避的違法之處,這違背了《刑事訴訟法》的立法原則和目的,應當被認定為無效的司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國家土地轉讓
2021-01-19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對拆遷戶能強制斷水停電嗎
2020-11-09農村拆遷補償款是多少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