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代位權制度是債權保全的一種方式,現代各國立法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保障社會交易的安全,一般均設立了債權保全制度,我國《合同法》第73條對我國代位權制度做了原則性的規定,彌補了我國合同立法方面的空白。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缺乏具體立法依據,使得代位權制度無法發揮應有功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雖然對此作出補充性的規定,但其與其他國家的代位權制度大為不同,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方式過于單一,代位權的適用范圍過于狹窄等問題的出現,也局限了代位權制度功能的發揮。關鍵詞:債權人;代位權;債權保全當事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在彼此之間設立債權關系之后,債務人一般是以其全部債權作為債的擔保的,因此債務人的全部財產的增加與減少便與債權人的債權的安全系數有了直接的關系。當債務人放棄自己的債權或者將自己的財產贈與他人,致使債務無法或不足已清償時,勢必對債權人不公。因此,世界各國設立了債權保全制度,用以維護交易安全。一、代位權概念分析代位權在民法領域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它包括繼承人代位權和求償代位權,而后者又包括債權人代位權和債務人代位權。本文僅對債權人的代位權制度進行探討。所謂債權人的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其債權,可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之權的權利。該制度正式確立于法國,并對后世各國民事立法產生了重大影響。《法國民法典》第1166條規定:“債權人得行使債務人的一切權利及訴訟,但權利和訴訟權專屬于債務人的,不在此限。”此后,《日本民法典》第423條、《西班牙民法典》第111條、《意大利民法典》第1234條、我國臺灣《民法典》第242條亦有類似規定。我國債權人代位權的雛形最先見于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其第300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但其僅適用于訴訟終結并已進入強制執行的情形,從而不具備普遍的意義。債權人代位權制度首先明確于我國《合同法》第73條,其中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從而確立了我國民法上的債權人代位權制度。關于代位權的性質,理論界也頗有爭議,有代理權說、為自己的委托說、管理權說等。對其性質的認識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代位權是法定的從屬于債權人債權的從權利。代位權的發生根據是法律的直接規定,因此代位權的成立需要具備法定要件。代位權的發生基礎是債權人的債權,隨著債權人的債權的移轉而移轉,隨著債權人的債權的消滅而消滅,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代位權是從權利。第二,債權人代位權是實體權利,而不是訴訟權利。代位權的行使雖然會使訴訟程序開始,但是其效力卻是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發生變化,應當屬于實體權利。在實體法上,代位權既不同于代理權,也不同于代位追償請求權。代理權是基于委托代理而成立,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代理事務,其代理后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而代位權是法律直接賦予債權人的權利,債權人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代位權訴訟,在債權人勝訴之后,所獲得的一切財產權利均歸入債務人的一般財產中,作為債務人所有債務的一般擔保。因此,筆者比較贊同債權人代位權的性質“乃系以行使他人權利為內容之管理權”之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能否展期
2021-02-12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雇傭童工該如何
2021-03-15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互換的行為是否無效
2020-11-11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汕頭龍湖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1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被拆遷房屋的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