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公開宣判是怎樣的
法院對公開審理或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都應公開宣判,社會影響較大或關注度高的案件,應在法庭內公開宣判。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對于案件宣判的規定是,“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對于民事案件的宣判,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公開宣判一般在審判法庭內以開庭的形式進行。社會影響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應當在審判法庭內以公開的形式進行宣判。具備遠程視頻條件的,可以利用遠程視頻系統進行宣判。
另外,對于社會影響較大、人民群眾關注度較高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應當以開庭的形式進行宣判。
對于宣判的程序,《意見》規定,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公開宣判三日前依法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參加人)和公訴人(檢察員)。
而且,公開宣判三日前,應通過張貼公告、網站發布、電子屏幕顯示等方式向社會公告宣判的時間、地點、案件的名稱及性質等。上述公告應當張貼在人民法院公告欄或者群眾比較集中、能夠看得到的場所,以方便群眾旁聽。
刑事宣判的結果有什么
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依法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認定。
被告人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并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對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向律霸網的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