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代位權訴訟必要費用訴訟標的訴訟地位強制執行法
債務人的一般財產是其債務的總擔保,如果債務人不當減少該一般財產,勢必給其全體債權人造成損害,使債權人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為資救濟,債的保全制度應運而生。此制度包括代位權和撤銷權,即通過債的對外效力最終實現債權人的債權。本文僅就其中的代位權制度進行探討。
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合同法司法解釋中稱其為“次債務人”)享有的權利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權利的權利。代位權制度最早出現在《法國民法典》中。《日本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對此也有規定。我國1999年3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專門就代位權作了規定和解釋。
《合同法解釋》第20條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務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司法解釋創設了代位權人(即債權人)優先受償的規定。對于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而言,行代位權的債權人勝訴后,便可較之優先獲得次債務人的清償。這一內容突破了傳統的代位權理論和相關立法的規定。
傳統的代位權理論認為,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只是代債務人行使權利,旨在保護債務人的財產,由此獲得的一切利益均歸屬于債務人。債權人不得請求次債務人直接向自己履行義務。在具體操作上,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勝訴后,次債務人應該向債務人清償債務,然后再由包括代位權人在內的所有債權人依據債的清償規則從債務人那里平等地接受清償。而代位的債權人并不能因其積極行使了代位權而獲得優先受償的權利。這就是代位權理論中有名的“入庫規則”,其奉行的是“先入庫,再清償”的原則。“入庫規則”下代位權行使的效果,并不是為了滿足代位權人的債權,而是為了保全債務人的財產以確保債務人的各個債權人能平等地受償以實現其債權。因此,傳統意義上的代位權制度是一種保全債權的制度,而非一種直接滿足債權的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尾事故對方不簽事故責任認定書怎么辦
2021-01-20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出讓土地怎么交土地增值稅
2021-01-19最新拆遷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3-04咸寧市農村房租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02父親再婚后宅基地面臨拆遷 父親名下的房產有1套寫我名字 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7對房屋拆遷評估報告存有異議怎么辦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