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案情:
2004年7月29日,被告**今報社在第四版刊登了一篇題為“犯人獄中接受法律援助”的報道,報道中寫明“刁*忠入獄前是中國農業銀行遼寧省分行基建預算員,1999年與妻子常-紅離婚。2002年,常-紅去了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檢察院,檢舉刁*忠收受賄賂5萬元。…”該篇報道系被告田*超所寫,之后刊登在被告沈陽今報上,但未與原告核實,被告田*超系被告**今報社記者。報道刊登后,原告認為報道嚴重失實,給其名譽權造成了損害,因與被告協商未果,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賠償經濟及精神撫慰金50,000元。
評析:
1、侵害名譽權的責任的構成要件
侵害名譽權案件作為一種侵權之訴,構成要件包括:行為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并指向特定人,行為人的行為為第三人所知悉,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以及造成行為人社會評價降低,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侵權行為的四個要件:即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2、本案中被告的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是否造成原告名譽權受損
一般來講,侵害他人名譽權需有侮辱、誹謗的行為或泄露、宣揚他人受法律保護的隱私的行為作為事實基礎。本案中,糾紛源自被告**今報社的一篇報道而起,報道名為《犯人獄中接受法律援助》,實際上報社報道此篇文章的初衷并非要報道具體的人物和事件,而是要宣傳法律援助,由此在報道原告前夫接受法律援助時提及了原告與其前夫離婚的事,同時加上了原告去檢察院舉報其前夫收受賄賂的一句話。現被告對該篇報道部分失實沒有異議,但提出并未侵害原告的名譽權,其觀點是雖然報社在并未查實的情況下,在報道中提出是原告舉報的其前夫,但檢舉犯罪嫌疑人是公民的義務,雖然報道中部分失實,但原告的社會評價并未因此降低,相反舉報犯罪嫌疑人是值得表彰的行為,所以不構成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而原告恰恰在此處表現的最為憤怒,原告提出恰恰是因為被告的這種失實報道,致使她身邊的許多朋友對她改變了看法,大家都因此認為她這個人人品值得懷疑,在現今社會,離婚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但是大家現在都認為她因為離婚懷恨在心才去舉報前夫的,都認為她這個人太惡毒了。
對照侵害名譽權行為的構成要件,被告**今報社在未核實的情況下即發表引起爭議的文章,而該文章部分失實,應認定其存在過錯。再來看,是否對原告的名譽權造成了損害呢?報社說的很對,舉報犯罪嫌疑人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應該是值得褒獎的行為。這個道理原告也應該明白,為什么原告卻因此如此大動干戈,起訴至法院不說,還一提及就滿腔憤慨呢?社會評價是摸不到、看不著的,作為任何一個人來講,都需要去感知、體會并加上理性的分析才行。可以說,在現實生活中,舉報就是一種值得褒獎的行為,這是毋庸質疑的。但聯系到原告與文中的刁*忠有夫妻關系在前,而文中舉報行為在后,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就會把之后的舉報行為與離婚聯系在一起,也往往由此對原告的行為產生種種說法,對原告的為人提出種種疑問。雖然這并不是一種好的值得提倡的社會風尚,但不能否認這是現實存在的。公眾并不會超出社會發展的現實狀況去評價一個人,同樣,也不能超出公眾的評價水平去起衡量一種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對原告的名譽造成了損害。因此,應該認定被告侵害原告名譽權的行為是成立的。
沈陽市和平區人民法院:陳-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借款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10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