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審判制度是什么
一、我國巡回審判存在的理論基礎及客觀原因
(一)巡回審判存在的理論基礎
1、群眾路線的體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
2、司法民主的體現。司法作用于民主;民主影響司法。司法的民主性是我國一貫的傳統,我國司法歷來強調司法權來源于人民,司法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于人民,這是新中國司法制度與舊社會司法制度的根本區別。
3、司法效率的要求。高效司法包括審限合法、迅速及時、成本低廉和效果充分。審限合法要求我們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辦結案件;成本低廉是指盡可能降低訴訟成本,以最小的耗費,最大限度地實現司法公正;效果充分則指當事人打官司的目的是要以最小的投入實現自身權利。
司法為民的要求。黨的十六大確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后,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司法為民的要求。
(二)巡回審判存在的客觀原因
1、地理環境因素。我國地域特別是農村地域廣闊,有些地方交通極為不便。同時,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水平差異巨大、人口分布極不平衡,故人民法院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有必要開展巡回審判。
2、人員素質因素。我國雖然進行普法教育多年,但人們的法律素質仍不夠高。尤其是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淡薄,訴訟能力不高;普通民眾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村、邊遠地區群眾難以獲得法律服務。因此,巡回審判對他們來說就顯得猶為必要。
3、法庭設置因素。在設置人民法庭問題上,以前有的地方出現過“一鄉一庭”或“一鎮一庭”的情況,但實踐證明,這種模式不利于人民法庭依法獨立、公正和高效地行使審判權,也不利于有限的審判資源的合理配置。基層人民法院可根據需要設立巡回審判點,由人民法庭定期或不定期對案件進行巡回審理。
4、矛盾性質因素。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政治體制向民主法治轉變,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變。這個時期,也是各種社會問題和人民內部矛盾的多發期。人民法院通過對部分案件就地開庭,巡回審判,可以更加有效地調解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教育公民自覺學法守法,以有效地維護社會穩定。
二、新時期巡回審判的運行
在以職權主義為特征的司法活動中,巡回審判所擔負的職責和功能空前強大。目前我國大多基層法院都實行了巡回審判,做法和形式上各有千秋,但實質基本一致。
(一)重在法庭
巡回審判的重點在基層人民法庭。由基層人民法庭設立巡回審判點,是人民法院當前實現巡回審判的主要做法。對設立的巡回審判點應由基層人民法庭實施日常管理,并輔以上級部門的指導。
(二)點面結合
設立固定巡回審判點,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其他巡回辦案方式,實現巡回審判的點面結合,是當前人民法院巡回審判的主要方式?。法院在盡可能節約經費的情況下,形成以固定審判點為主,并輻射到所轄各村、社區流動審判點為輔、點面結合的工作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立審并行
對民事訴訟案件,本著“便于人民群眾訴訟,便于人民法院審判”的“兩便”原則,立案、審理均可用于巡回審判。法庭工作人員在固定的時間內到巡回審判點辦公,就地立案,就地審理,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訴訟。
(四)就地辦案
所謂“就地”,是指巡回審判點、當事人所在地或者案件發生地。由于我國地域遼闊,近年來人口流動、交往范圍越來越大等因素,法院固定一個審判地點已越來越不適應實際發展的需要,設立固定的巡回審判點,到巡回審判點進行審理,或者到當事人所在地或案件發生地進行審理,成為巡回審判最主要的形式。
(五)多元調解
對民事案件的審理,應盡量通過調解來化解矛盾,以做到“案結事了”。人民法院在巡回審判中,往往同當地司法所、基層組織、當事人的關系人等聯合起來,形成多元的糾紛解決機制,促使矛盾化解。
(六)加大速裁
及時解決糾紛,提高司法效率是推行巡回審判的目的之一,故在巡回審判中一般采取速裁的方式來及時化解糾紛,息訴止爭。
三、巡回審判工作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運行成本較高。巡回審判遵循巡回收案、就地開庭的模式,需要法官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近年來案多人少的矛盾在基層法院表現得比較突出,法院的辦案經費難以保障該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二)適用案件的類型有限。巡回審判不是?“萬金油”,它只有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一般說來,如婚姻家庭糾紛、贍養關系糾紛、相鄰關系糾紛、簡單的債務糾紛、宅基地糾紛等權利義務關系簡單,案件事實明確的民商事案件適合進行巡回審理。
(三)現行物質裝備難以適應巡回審判工作的要求。巡回審判需要車輛、辦案人員、食宿、電腦、車載打印機設備等各方面的物質保障,現有的車輛僅能滿足送達、執行及日常行政事務工作,車輛編制已遠遠不能滿足同時開展巡回審判、送法下鄉、案件送達、執行工作需要;且其中有近一半的車輛為使用多年的老式吉-普和微型車,經常出現拋錨現象且耗油、缺少維修配件,嚴重影響了辦案效率,特別是難以滿足巡回審判的要求。
(四)辦案形式存在不規范情形。個別法庭和法官片面理解“深入基層,貼近民眾”的巡回辦案方式,將巡回審判制度內涵隨意擴展,“深挖案源”、主動找案,處理不好,有關系案、人情案之嫌,影響了法官公正權威的形象。
(五)巡回使訴訟案件數量激增。巡回審理一方面方便了當事人訴訟,另一方面也將本可通過社會調解、自動和解等方式解決的矛盾糾紛推到了法院,使法院的訴訟案件激增,進一步增加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困難。
(六)巡回審理秩序難以維持。巡回審理點往往設立在邊遠的村頭田間,審判物質擺設簡陋,因此少了司法應有的莊嚴;巡回審理時旁聽群眾較多,各種關系復雜,當事人的情緒易受外界影響,加大法官協調化解糾紛的難度;由于巡回審理辦案人數及物質裝備的不足,如遇突發事件,難以有效控制、及時解決。
四、新時期巡回審判的發展與完善
現階段,由于社會深刻變化,大量尖銳、復雜的社會矛盾衍生為刑事犯罪、民事糾紛和行政爭議進入司法領域,大量改革過程中觸及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需要通過司法程序來解決。在此背景下,巡回審判這一優良的司法傳統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發展和完善。
巡回審判的適用范圍應擴大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需要進行巡回審理,就地辦案”。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但并非只是對民事案件可以進行巡回審判,實際上對刑事案件也可以進行巡回審判。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刑事訴訟法對二審規定可以進行巡回審判。對行政訴訟案件能否適用巡回審判,我國《行政訴訟法》尚未作出規定。
巡回審判的適用主體應增強
巡回審判的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目前適用巡回審判最多的是基層人民法院的人民法庭,但不能僅僅強調人民法庭應加強巡回審判,現階段應提倡或者規定各級人民法院均應在“兩便”原則下適時開展巡回審判,巡回審判的適用主體應該增強。
能體現訴訟便民
堅持司法為民,注重方便群眾訴訟是和諧社會建設對各級人民法院的共同要求,巡回審判作為便民訴訟的一項重要舉措,理應成為各級人民法院的共同行動。筆者在工作中發現,基層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村的人民群眾都特別盼望上級人民法院能夠來到當地進行巡回審判,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夠方便訴訟,減少他們的訴訟支出。
2、適用條件已經成熟
當前,司法為民、司法便民、和諧司法等要求構成各級人民法院應開展巡回審判的外部環境;同時,從法院內部來講,各基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這幾年來在固定巡回審判點的建設上也基本完成,為各級人民法院開展巡回審判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
(三)巡回審判中應特別注意程序的合法性
巡回審判的目的是便民訴訟,及時、有效化解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作為一種經過長期司法實踐總結出的好的工作方法,在適用中應特別注意程序合法,防止出現“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
具體來說,人民法院在巡回審判中應嚴格按照三大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要求進行,要向當事人講明其在訴訟中所享有的基本訴訟權利,如答辯期、舉證期、回避權、質證權等等,既要重實體,又要重程序。目前在有關巡回審判的論述中,有人認為,對巡回審判現尚無具體操作層面的規定,進而提出最高法院應對巡回審判制定出專門的操作規定。
對于你提出的“巡回審判制度”問題,巡回審判制度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現重實體,輕程序的這種現象,巡回審判制度的目的就是便民訴訟,及時、有效化解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所以做好每個環節。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處理或處罰
2021-02-21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村委會不按規定給征地款如何處理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