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債務提供保證時許多債務人選擇的一種方式,給予保證人的個人信用,債權人可以延長履行債務的期限或是分期履行等。然而正是基于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將會給債權轉讓帶來一定的困難,新的債權人可能不接受該保證等。那么,保證物權的轉讓又有哪些條件呢?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保證物權應該如何轉讓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擔保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保證物權屬于從權利,依法可以發生轉讓,其程序依照主債權轉讓而轉讓。
《合同法》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其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28條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體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之所以肯定保證人與債權人約定禁止轉讓債權或承諾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約定,具有在債權人違反約定時發生免除保證人保證責任的效力,是因為保證屬于履行信用擔保,是基于人與人的信用關系。
保證人要求并得到債權人的同意,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禁止債轉讓,這屬于保證人的要求——對自己與債權人之間的關系予以固定,為此應尊重保證人的意見。而約定的債權轉讓的內容不發生實際債權轉讓的效果,是因為債權人轉讓債權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不能因保證人的約定而禁止。
也就是說,保證人不能禁止債權人轉讓債權,即使與債權人約定了禁止轉讓,債權人實際與受讓人協議轉讓債權的,效力也不會因此受影響,但保證人可因其與債權人有約定而要求免除其保證責任。
保證人在債權債務關系中,可以與債權人提前約定自己的保證責任只限于特定的人,而債權人轉讓債權未經過保證人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物權依主債權轉讓而轉讓,其程序與條件不受保證人的影響,但提前約定或未經同意的除外。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