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繼承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如果法定繼承人提出放棄繼承,也可以在繼承開始前提出,而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則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開始后提出。
我國《繼承法》第25條第1款前項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边@一規定表明,放棄繼承只能以明示的方式,并且要在遺產分割之前作出。在遺產分割之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的,視為接受;在遺產分割之后作出放棄的,則不是放棄繼承權而是放棄應得的遺產的所有權了。
二、放棄繼承的注意事項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做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在確認繼承權可以放棄的同時,司法實踐中還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放棄繼承的表示必須在繼承開始以后做出。因為于繼承開始前,繼承人并不享有可以處分的主觀權利,僅享有客觀權利,而客觀權利僅是一種資格,是不得拋棄的。
2、放棄繼承的表示應當在遺產分割前做出。因為遺產分割之后,遺產已轉化為繼承人的個人財產,這時,繼承人即使放棄所得遺產,放棄的也已經不是繼承權,而是個人財產的所有權。
3、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一種單方的法律行為,無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或認可,均有放棄繼承權的自由。但是,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會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則繼承人不得放棄繼承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繼承的接受和放棄】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