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公司法人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公司法人行為代表著公司,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公司欠款不還,法人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嗎?律霸小編就來談談公司欠款不還法人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一、公司欠款不還法人承擔什么責任
公司獨立承擔民事義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對企業的債務沒有責任,但如果是因為法定代表人的故意或者重過失導致的,公司的股東可以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擔侵權責任,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后,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法人成立的條件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依法成立
(1)法人組織的設立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包括它的組織機構、設立方式、經營范圍和方式等必須合法。
例子:根據我國《煙草專賣條例》的規定,煙草由國家專營,非國家專營組織,不得成立從事煙草經營的法人。
(2)法人成立的審核和登記程序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例子:根據《基金會管理辦法》規定,建立基金會,必須由其歸口管理的部門報經人民銀行審查批準,并經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發給許可證,才能取得法人資格。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法人擁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這是法人開展活動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和保障。所謂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一般而言,“財產”是對企業法人的要求,“經費”則是針對非企業法人而言的。
根據法律規定,企業法人必須具備法定的最低財產限額。
例子:我國《注冊會計師法》第24條中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是負有限責任的法人,但須有不少于30萬元的注冊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公司法》第78條第2款)。
對于非企業法人而言,它們的經費主要來自于國家的財政撥款,由于它們并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法律上沒有規定其應有的具體經費數額。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法人的名稱是其擁有獨立人格的標志,也是區別于不同法人的標志,法人的名稱權是財產性的權利,除了享有專用權之外,還可以轉讓、出賣。
法人的組織機構是對內管理法人事務和對外代表法人進行民事活動的機構總稱,也包括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同類別的法人,其組織機構設置也不盡相同。法人的組織機構通常包括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
例: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架構包括: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執行機構--董事會;監督機構--監事會。
法人的場所指法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地點。法人必須有自己的場所,它是法人從事經營以及民事活動的基本條件。
法人的場所與法人的住所不同。法人的住所只有一個,而其場所可以有多個,如分支機構的場所也屬于法人的場所。
公司欠款不還,法人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但有證據證明因為法人不當行為產生的債務,法人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甚至受到刑事處罰。如果大家有其他問題,小編建議大家去去律霸網站咨詢專業律師,他們會為大家解決好相關問題。
公司欠款起訴書樣本是什么樣的
公司欠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追討公司欠款起訴程序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外嫁女是空掛戶嗎,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3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