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借貸訴訟時效中斷事由有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訴訟時效中斷的相關條件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司法機關在受理相關案件時,需要對是否在訴訟時效內進行認定,如果發現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是可以不予受理的,此時可以按照法律規定來認定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假離婚再復婚算二婚嗎
2020-12-28被撞人出院后怎么調解
2021-01-09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