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還款訴訟時效中斷糾紛還可以再起訴嗎?
目前的新民法規定訴訟時效為3年,故還可以起訴。及時提起訴訟,以免過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二、訴訟時效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于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后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4.當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不能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三、與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和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斷就意味著會重新進行計算,但對于中斷的訴訟時效有什么糾紛雙方也協商不下來的,那么是可以再次的走訴訟程序,但前提也是必須要有合法的證據,所以,在處理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流程來進行,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利益。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隱名股東的權利
2021-02-02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