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主動還款訴訟時效中止嗎?
不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止,但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诹x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當事人主動還款的情況下,可以構成認諾行為導致訴訟時效中斷,但對于訴訟時效中止的相關條件是不符合的。對于訴訟時效中止的,一般是當事人不能履行相關義務的時候,由司法機關對訴訟時效進行認定,在最后的六個月內作出合法的認定。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可不可以一起起訴
2021-02-02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還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2021-02-16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