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主動還款訴訟時效中止嗎?
不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止,但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當事人主動還款的情況下,可以構成認諾行為導致訴訟時效中斷,但對于訴訟時效中止的相關條件是不符合的。對于訴訟時效中止的,一般是當事人不能履行相關義務的時候,由司法機關對訴訟時效進行認定,在最后的六個月內作出合法的認定。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