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顯失公平的合同撤銷后果是什么?
顯失公平的合同撤銷后果主要是有過錯的一方應該在合理賠償范圍內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法律依據:《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可撤銷的合同有哪些?
《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合同一般需要自愿簽署才有效,任何采取欺詐或者是脅迫等方式,使得他人被迫簽署的合同,是可以在一定實現內提出撤銷請求的,請求在提出之時,需要拿出證據證明欺詐或者是脅迫等行為確實存在,否則撤銷權不能行使。
能否隨意撤銷債權轉讓合同
贈與協議可以撤銷嗎,怎么撤銷?
造成重大誤解合同是否可以變更或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