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詐罪量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224條的規定:犯合同詐騙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二、合同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三、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元至20萬元以上的。
四、詐騙和合同詐騙的區別有哪些?
從本質上看,合同詐騙也是一種具體的詐騙犯罪,其與詐騙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侵犯的客體不同。詐騙只侵犯財產所有權,是單一客體,而合同詐騙既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同時又侵犯合同行為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盡相同。詐騙可以表現為虛構任何事實或隱瞞真相,以騙取財物;合同詐騙只是在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因而欺詐手段有特定范圍的特殊性。
(3)犯罪主體不盡相同。詐騙限于自然人主體;合同詐騙主體包括單位,且是任何單位。
(4)合同詐騙與詐騙屬于法條競合,應當遵循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
司法實踐中要注意區分一下合同欺詐跟合同詐騙,假如對方只是在簽合同的過程中隱瞞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是以欺詐手段讓自己跟對方簽了合同的,但并不是為了非法占有本人的財產,那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合同為無效合同,并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合同詐騙怎么處理?
合同詐騙罪是單位詐騙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主治醫師要賠償嗎
2021-03-08遇到寵物擾民怎么辦
2021-01-26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