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關于履行合同的規定有哪些?
1、履行主體
合同履行主體不僅包括債務人,也包括債權人。
2、履行標的
合同的標的是合同債務人必須實施的特定行為,是合同的核心內容,是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所在。
3、履行期限
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4、履行地點
履行地點是債務人履行債務、債權人受領給付的地點,履行地點直接關系到履行的費用和時間。
5、履行方式
履行方式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以何種形式來履行義務。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運輸方式、交貨方式、結算方式等。履行方式由法律或者合同約定或者是合同性質來確定,不同性質、內容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方式。根據合同履行的基本要求,在履行方式上,履行義務人必須首先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進行履行。如果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不成的,可以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仍然無法確定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費用
如果合同中約定了履行費用,則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負擔費用。如果合同沒有約定履行費用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則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仍然無法確定的,則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變更住所或者其他行為而導致履行費用增加時,增加的費用由債權人承擔。
二、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1)全面履行的原則。
合同訂立后,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包括履行義務的主體、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以及履行期限、地點、方式等。
(2)誠實信用的原則。
當事人履行合同要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要守信用、講實話、辦實事,要有善意。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要相互配合協作,以利合同更好地履行
(3)公平合理的原則。
在訂立合同時,由于當事人的疏忽,有的問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應以公平合理的原則,采取補救措施、由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補充條款加以解決;若當事人協商不成,就應按照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不能確定,就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確定。
在合同正式生效以后雙方當事人就應該各自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其實在履行合同的時候還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問題的,實際履行中有些問題沒有在合同中進行約定的,那就應該按照平時的交易習慣去確定。
履行合同起訴狀的內容有哪些
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有哪些
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姻關系包括什么
2020-11-19工傷申報材料一覽表
2021-03-04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結果幾天出來
2021-02-12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