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關于履行合同的規定有哪些?
1、履行主體
合同履行主體不僅包括債務人,也包括債權人。
2、履行標的
合同的標的是合同債務人必須實施的特定行為,是合同的核心內容,是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所在。
3、履行期限
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4、履行地點
履行地點是債務人履行債務、債權人受領給付的地點,履行地點直接關系到履行的費用和時間。
5、履行方式
履行方式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以何種形式來履行義務。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運輸方式、交貨方式、結算方式等。履行方式由法律或者合同約定或者是合同性質來確定,不同性質、內容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方式。根據合同履行的基本要求,在履行方式上,履行義務人必須首先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進行履行。如果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不成的,可以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仍然無法確定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費用
如果合同中約定了履行費用,則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負擔費用。如果合同沒有約定履行費用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則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仍然無法確定的,則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因債權人變更住所或者其他行為而導致履行費用增加時,增加的費用由債權人承擔。
二、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1)全面履行的原則。
合同訂立后,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包括履行義務的主體、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以及履行期限、地點、方式等。
(2)誠實信用的原則。
當事人履行合同要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要守信用、講實話、辦實事,要有善意。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中要相互配合協作,以利合同更好地履行
(3)公平合理的原則。
在訂立合同時,由于當事人的疏忽,有的問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應以公平合理的原則,采取補救措施、由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簽訂補充條款加以解決;若當事人協商不成,就應按照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不能確定,就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確定。
在合同正式生效以后雙方當事人就應該各自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其實在履行合同的時候還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問題的,實際履行中有些問題沒有在合同中進行約定的,那就應該按照平時的交易習慣去確定。
履行合同起訴狀的內容有哪些
中止履行合同的理由有哪些
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拆遷授權委托書范本
2021-03-15量房子就是要房屋拆遷嗎
2021-01-23安置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4商鋪拆遷評估的依據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