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止合同賠償是稅前工資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進一步支持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推進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關人員,維護社會穩定,現對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上規定,經濟補償基數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超社平工資3倍的按3倍計)。這里的工資是應得工資還是實發工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一般情況下是用人單位跟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就得支付經濟賠償金,但是如果勞動者因為個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并不要支付任何的經濟賠償金給勞動者,還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
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解除勞動合同懷孕怎么辦?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小朋友高空拋物砸傷人怎么劃分責任
2020-12-28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