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后簽訂合同的效力法律依據是什么?
先后簽訂合同的效力法律依據是《合同法》47條規定。在后簽訂的合同的效力要比前面的大一點。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無權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
處分財產的人,應該對財產具有處分權,原則上,任何人都不能處分屬于他人的財產。但是,如果處分了,這樣的合同效力如何呢?《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處理?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于合同成立時是否發生效力尚不能確定,有待于其他行為使之確定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雖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關生效要件,因此其效力能否發生,尚未確定,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才能生效。
合同被確認無效以后,將溯及既往,自合同成立之日就是無效的。根據《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關于合同的簽訂性的問題的話,是需要非常的關注的,主要是因為合同在成立之后就會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先后簽訂了兩份完全一樣的合同,或者是在效力當中內容存在著抵觸的合同的話,那么是應當以后面的為準的。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的效力和法律風險分析
怎樣判斷格式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