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必備條件有哪些?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有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注1:上述是關于合同的傳統界定,所關注的是合同的行為側面,現代的學說則傾向于從過程的側面把握合同,認為合同是一種從合同締結前的階段到履行完畢后的一個連續的過程。
注2:《合同法》中第43條關于合同締結過程中的保密義務規定和第42條的締結過失責任規定以及第92條關于合同終了后的義務規定等等如果借助合同過程論則可以獲得較好的說明。
合同在簽訂后,雙方需要根據合同中約定的條款來履行個人的法律責任,對于已經生效的合同應當基于實際情況來進行合法的處理,但如果一方存在異議的,可以在后期一方存在違約等情況的,可以根據違約責任來進行處理。
合同生效一定是有效合同嗎,具體應該如何區分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簽訂的合同生效時間能約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要約,什么是要約邀請?
2020-11-08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