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當事人能夠協商一致,并且按照相應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就可以實行變更合同。依照這些規定,如果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符合約定去履行合同義務的,都需要承擔繼續履行義務、采取補救手段或者賠償相應損失金額等違約責任。一旦因為合同的履行過程發生爭執和糾紛,往往會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出現任何糾紛的第一時間,都應當選擇的是法律的途徑從而保護個人的合法權益,而不是用過激的方式報復或者自己獨自承受損失。
那么變更合同要怎么去完成呢?首先我們看一下變更合同包括哪些內容。當我們需要變更合同時,根據具體不同的變更形式,會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變更分為約定變更和法定變更。
1、約定變更:依據《合同法》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就可以變更合同。”
2、法定變更:除了約定變更,法律同樣規定當事人能夠在某些的條件下不經過協商而進行變更合同。根據第308條:“如果發生在在承運人將貨物交給收貨人之前,托運人有理由要求暫停運輸、變更到達地點、托付給其他的人,然而不管是哪一種,都應該賠給承運人相應的損失金額。”
知道了合同變更的兩種類型,我們還需要知道變更條件有哪些。
1、合同關系已經存在:這種情況是針對已經存在的合同,只要不存在合同關系就無從變更。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都視為沒有合同關系,也就沒有合同變更的可能。
2、合同內容發生變化:合同內容變更會涉及到變更合同標,變更數量、價款、質量或者酬金、地方、算價方式等等。舉個例子,對建設工程的領域設計變更。《合同法》第78條規定:“只要當事人對改變的內容不明確的,就看可以做是沒有發生變更。”
如果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對合同變更的形式有所要求,那么就應遵守這種要求。舉例來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2000年修正)》第7條規定,“只要中外合作雙方在合作期間內,經過探討后同意對合同作出重大變更的,都可以申請相關機關的批準”。
并不是每一種類型的合同都必須具備傳統合同法上的八大條款,比如說像“必備條款”、“主要條款”等,哪怕缺少了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條款,也并不會導致合同成立或者失效。在具體情況下,每個合同應該符合哪些約定要依合同情形而各不相同。一旦合同當事人簽訂了合同,雙方都有根據合同上描述的約定去履行合同的相應義務。這里有一份合同變更的范本供大家參考:
合同變更協議書
甲方:XXX
承辦單位與乙方在X年X月X日簽訂XX協議,成立甲方。批準文號是XXXX。協議有效期至X年X月X日。各方合作良好。出于XX原因,現作如下變更:
1、承辦單位名稱:由原X變更為X。
2、甲方名稱:由原X變更為X。
3、乙方:由原X變更為X。
4、乙方簽字代表:由原X變更為X。
甲方工廠: 原乙方:XX
現乙方:XX
年 月 日
勞動合同變更有沒有補償?
委托合同終止的原因及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