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如何理解是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是指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可以變更或撤銷。所謂重大誤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過錯而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訂立了合同。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二、如何判斷合同屬于因重大誤解訂立?
在實際辦中,判斷是否屬于重大誤解難度較大,但通常認為構成重大誤解應當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 誤解的“事實”是合同訂立時存在的事實,合同訂立后發生的出乎預料的事實不構成重大誤解;
2、 該事實必須是合同訂立所依據的基本前提條件;
3、 重大誤解必須是本質的,一般誤解不構成重大誤解。所謂重大誤解的本質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如不發生重大誤解就不可能作出簽訂合同的決定;
4、 重大誤解不是出于合同當事人的重大過失引起的,否則該當事人不得以重大誤解為由請求撤銷合同;
5、 單方重大誤解還必須是重大誤解將使合同的執行產生不公平的結果。
6、判斷是否存在重大誤解,還應當根據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時所處的客觀環境及其認識能力進行。
三、誤解的條件
1.必須是表意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首先表意人要將其意思表示表達出來,否則無從評價其是否存在著誤解問題。其次,表意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因為誤解所造成的,即表意人的錯誤認識與其作出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在表意人因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之后,另一方當事人知道對方已經發生了誤解并利用此種誤解訂立合同,在此情況下是否構成重大誤解?我們認為,盡管對方當事人出于惡意,但這并不影響重大誤解的構成。因為在單方誤解的情況下,不論對方是否知道,都可以因重大誤解而撤銷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惡意,可以在合同被撤銷以后作為確定責任的一種根據,而不應作為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
2.必須是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了重大誤解。在法律上,一般的誤解并不都能使合同撤銷。我國司法實踐認為,必須是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才構成重大誤解,因為在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可能使誤解的一方的訂約目的不能達到。
我們往往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把合同的相關事件了解清楚,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但是由于人們的粗心大意,總是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比如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再遇到此類事件的時候,可以通過協商進行撤銷合同,或者是重新簽訂新的合同。
在抵押借款合同中,最高額抵押擔保的主債權能否轉讓?
倒簽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合同法規定的法定抵消指的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