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如何理解是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是指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可以變更或撤銷。所謂重大誤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過錯而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訂立了合同。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二、如何判斷合同屬于因重大誤解訂立?
在實際辦中,判斷是否屬于重大誤解難度較大,但通常認為構成重大誤解應當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 誤解的“事實”是合同訂立時存在的事實,合同訂立后發生的出乎預料的事實不構成重大誤解;
2、 該事實必須是合同訂立所依據的基本前提條件;
3、 重大誤解必須是本質的,一般誤解不構成重大誤解。所謂重大誤解的本質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如不發生重大誤解就不可能作出簽訂合同的決定;
4、 重大誤解不是出于合同當事人的重大過失引起的,否則該當事人不得以重大誤解為由請求撤銷合同;
5、 單方重大誤解還必須是重大誤解將使合同的執行產生不公平的結果。
6、判斷是否存在重大誤解,還應當根據表意人作出意思表示時所處的客觀環境及其認識能力進行。
三、誤解的條件
1.必須是表意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首先表意人要將其意思表示表達出來,否則無從評價其是否存在著誤解問題。其次,表意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因為誤解所造成的,即表意人的錯誤認識與其作出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在表意人因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之后,另一方當事人知道對方已經發生了誤解并利用此種誤解訂立合同,在此情況下是否構成重大誤解?我們認為,盡管對方當事人出于惡意,但這并不影響重大誤解的構成。因為在單方誤解的情況下,不論對方是否知道,都可以因重大誤解而撤銷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惡意,可以在合同被撤銷以后作為確定責任的一種根據,而不應作為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
2.必須是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了重大誤解。在法律上,一般的誤解并不都能使合同撤銷。我國司法實踐認為,必須是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才構成重大誤解,因為在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可能使誤解的一方的訂約目的不能達到。
我們往往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把合同的相關事件了解清楚,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但是由于人們的粗心大意,總是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比如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再遇到此類事件的時候,可以通過協商進行撤銷合同,或者是重新簽訂新的合同。
在抵押借款合同中,最高額抵押擔保的主債權能否轉讓?
倒簽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合同法規定的法定抵消指的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拆遷過渡安置費是什么
2021-03-12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