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有哪些風險
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當事人應如何合法確定合同的履行方式?在經濟生活中,因合同履行而產生的法律風險有以下幾種?
1、惡意不履行;
當事人由于自身的主觀原因不按照合同約定的義務履行,即雖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和條件,但卻以種種理由拖延履行或拒絕履行,常見的現象為有貨不交、拖欠貨款、轉移財產、賴帳不還等。
2、因故不履行;
3、履行不當。
二、當事人如何防范合同履行風險
1、明確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是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或者補充約定的,當事人出現違約行為時應當采取的補救措施。違約責任也不是一定不變的,合同各方在違約以后,可以再行約定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常用的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1)繼續履行。指合同義務沒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按照合同約定繼續履行,直至達到合同目的。此種情況多適用于標的物是特定的、必須履行的。不得替代履行的情況,比如委托加工特定的半成品、特種型號或規格的元器件。
(2)采取補救措施。指履行債務的標的物品質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條件,在不需繼續履行而只需要采取適當補救措施時,即可達到合同目的或守約方認為滿意的目的。比如交付的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物性質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同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支付違約金
(4)支付賠償金
2、選擇合理的糾紛解決途徑
有的合同方故意利用和解和調解拖延時間,使一些當事人的權利超過司法程序確定的時效。為了不至于落入這種圈套,合同當事人應加快和解與調解的時間,如果久調不決,應當機立斷訴求司法程序來解決問題。
3、選擇有利的索賠案由
按照法律規定,當一方有違約行為發生時,合同相對方可以選擇“違約”或者“侵權”其中一種方式進行索賠。
一般合同在簽字之后,那么意味著合同就會成立,但是否生效,需要看實際是否滿足《合同法》中規定的條件,如果不滿足的話,即使合同成立了也不會具有法律效力,自然也就不會對當事人的行為產生約束力,當然也就不能對當事人的利益提供保障。
出現合同履行糾紛怎么辦?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關于合同履行地的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