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雙方簽訂合同之后,雙方當事人如果對合同不滿意,還可以通過人民法院撤銷簽訂的合同,即雙方當事人擁有對合同的撤銷權,但該撤銷權并不是毫無時間限制的,在規定時間內,雙方當事人如若沒有撤銷合同,那么之后撤銷權將失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可撤銷合同時間是怎樣的。
可撤銷合同時間是怎樣的?
根據《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規定,該撤銷權行使的期間是個除斥期間、不變期間,不發生任何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后果。但是,《合同法》與《民法通則》在撤銷權行使的起算點上是有所出入的。
根據《合同法》第55條的規定,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為1年,其起算點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
根據《民法意見》第73條第2款的規定,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合同法》作出如此的規定,并非將撤銷權行使期間的性質改變為訴訟時效,而是基于《合同法》在合同撤銷的原因上,采取了廣義的規定,把因“欺詐、脅迫以及乘人之危”確定為合同可撤銷的原因。這與《民法通則》規定的兩種可撤銷行為(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有所不同。就欺詐而言,在實踐中,因受欺詐訂立的合同往往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受欺詐一方不可能在行為成立之時即發現對方的欺詐行為,如仍以民事行為(簽訂合同)成立之時作為除斥期間的起算點,無疑對受欺詐一方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規定也違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
因此,《合同法》將撤銷權的起算點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是合理的。《民法意見》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司法解釋,而《合同法》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訂的,其法律效力顯然要高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因此,在實踐中應當優先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55條第2款的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該權利消滅。合同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撤銷權屬于民事權利,其是否行使取決于權利人,權利人當然可以放棄其撤銷權。
由此可見:合同的撤銷權適用《合同法》將起算點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為期1年。超過一年,人民法院將不再受理。
雙方當事人享有的對合同的撤銷權僅僅針對于可撤銷合同,對于其他類型的合同,雙方當事人不享有對合同的撤銷權。同時撤銷權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形式,一旦超過該權利將失效。以上即是關于可撤銷合同時間的具體內容,可瀏覽延伸閱讀了解更多信息。
可撤銷合同與無效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消滅的情形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產生的訴訟費誰承擔
2021-02-16